韩国福利视频一区,日韩三级视频中文字幕,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浪潮

你好!今天是
當前位置: 首頁?>? 專題專欄?>?

發揮聯系“三農”獨特優勢

發布時間:2017-08-24 來源:文運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提升到事關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比較完整、經營網絡比較健全、服務功能比較完備,是黨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為農服務骨干力量,是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致富、繁榮城鄉經濟的重要載體,最具條件和基礎成為助推脫貧攻堅的骨干力量。  

一、蓄勢:供銷合作社助推脫貧攻堅的優勢不可替代

供銷合作社在農村地區具有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是黨和政府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是貧困農民可以依靠的親人、值得信賴的兄弟、并肩作戰的伙伴。  

(一)供銷合作社“姓農、務農、為農”,具有情感優勢。在中國農村,凡是生于“70前”的人,大多對供銷社有著深刻的記憶,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供銷社幾乎與每一個農村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在神州大地春潮涌動,很多曾經的涉農組織和企業為追求更大利潤一心謀劃“農轉非”,紛紛撤離農村陣地,爭先恐后到城市發展。供銷合作社卻勇敢回歸農村,以服務“三農”為己任,擔當起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重任。  

(二)供銷合作社“可政、可商、可公”,具有體制優勢。供銷社是政府主導的特殊經濟組織,集政府、市場和公益三重屬性于一體,在黨委、政府支持下進行了改革改造,有能力成為服務農業生產的好保姆、增加農民收入的好幫手、搞活城鄉流通的好載體、促進農村消費的好平臺。如衡陽市供銷系統不斷優化創新服務、努力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2016年完成商品銷售112.80億元,實現利潤11659.65萬元,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  

(三)供銷合作社“有網、有點、有業務”,具有渠道優勢。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時代,供銷合作社系統一直擔負著向農村 “保障供給”的任務,形成了覆蓋“萬村千鄉”的農村服務網點。供銷合作社還長期為農民提供代耕代種代收、土地托管等專業化服務,具備打通為貧困戶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渠道優勢。如衡陽地區擁有基層供銷社151家、專業合作社269家、連鎖企業138個、經營網點8000多個,建立縣級農資配送中心10個,配送分部200多個,農資經營服務常設網點2948個,覆蓋全部鄉鎮和70%的行政村。  

二、聚能: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與脫貧攻堅相得益彰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改革的主旨要義與脫貧攻堅的任務要求高度契合。  

    (一)圍繞相同的陣地做文章。《決定》指出,始終把服務“三農”作為供銷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把為農服務成效作為衡量工作的首要標準。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既是脫貧攻堅的“主陣地”,也是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大舞臺”。在這個共同的陣地上,供銷合作社可以發揮扎根農村、聯系農民的優勢,聚焦自然環境差、資源匱乏、勞動力短缺等致貧原因,通過脫貧攻堅檢驗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成效,通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助力脫貧攻堅全面推進。  

(二)圍繞一致的目標下功夫。綜合改革的目標:到2020年,把供銷合作社系統打造成為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善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脫貧攻堅的目標: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讓中國人民共同邁入小康社會。綜合改革與脫貧攻堅有著相同的時間節點、相仿的愿景目標,只要瞄準了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因老致貧、因災致貧、因缺乏技術致貧等具體問題,不斷探索帶領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路徑,綜合改革勢必與脫貧攻堅齊頭并進、相輔相成。  

(三)圍繞相通的方法解難題。脫貧攻堅中提出了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而產業扶貧是后者的主力軍。供銷合作社將產業扶貧融入現代農業發展,因地制宜推動產業扶貧,通過統籌資源綜合發展,以培育產業夯實基礎、以扶持龍頭增強帶動能力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提升發展水平,帶動貧困戶持久脫貧。供銷合作社將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組建惠農服務公司、舉辦農技培訓、培育農民合作社、推進農批市場建設、強化農村綜合服務社、支持主導產業項目,強力推進農村產業扶貧工作。  

三、亮劍:供銷合作社在助推脫貧攻堅中大有可為

(一)實施土地經營規?;眨瑢崿F貧困戶的生產聯合。現在貧困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多外出打工,留下來的主要是婦女老人兒童,“誰來種地”成為貧困地區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開展土地托管服務。針對貧困地區農民外出打工較多,農村有效勞動力減少,貧困戶因病、因殘種地困難等情況,積極在貧困地區開展土地托管服務,為貧困地區農民提供代耕代種代收、土地托管、統防統治、烘干儲藏等專業化服務,形成“農民進城打工,供銷社為農民打工”的服務新格局。如衡陽縣供銷社下屬安邦新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貧困戶提供農業社會化套餐服務,流轉土地50200畝,土地托管85000畝二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克服貧困地區經營主體數量少、規模小、功能弱等不足,加速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內的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目前,衡陽供銷合作總社正力爭建好衡山縣農產品儲備烘干中心,開工建設耒陽市農副產品批發大市場、常寧市農資大市場,不斷增強服務貧困農民的實力和能力。是建設莊稼醫院。在貧困地區加快建設一批新型莊稼醫院,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直供、農技咨詢、病蟲害防治等綜合性、專業化服務。探索發展“莊稼醫院+合作社+貧困戶”服務模式,促進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到田入戶。如常寧市供銷社2016年新建莊稼醫院3家,累計建立莊稼醫院41家,為貧困戶實施科學示范試驗,測土配方施肥達3600畝。  

(二)建設城鄉一體化流通網絡平臺,實現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渠道,降低貧困農民的生產生活成本,增加貧困農民的經濟收入。一是依托流通網絡幫扶。發揮現有貧困地區供銷合作社流通網絡優勢,進一步建設和完善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等傳統經營網絡,在貧困地區大力發展農超對接、直供直銷、連鎖配送等新型流通業態,減少流通環節,為廣大農民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和服務。全市供銷系統每年冬儲化肥超過20萬噸,年均銷售化肥近60萬噸,約占全市市場總額的70%,持續發揮了貧困地區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二是推進產銷對接幫扶。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最大程度讓利城鄉居民,帶動貧困戶致富。如耒陽市供銷社促成全國總社旗下的中農聯控股有限公司在該市興建全國性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項目總投資16億元,占地500畝,該大型市場的建設將疏通耒陽及周邊地區農副產品“走出去”和優質實惠農產品“流進來”的雙向流通渠道,充分發揮區域輻射作用。三是加強農村電商幫扶。優先在貧困地區布設電商服務站點,推進地方電商平臺與全國總社“供銷e家”對接融合,不斷發動農村電商致富引領,拓寬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和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渠道。如祁東縣(國家級貧困縣)供銷社成立了自身控股的祁東縣惠農電子商務公司,建立縣級運營中心1個、網點20個,實現網上銷售6000萬元,帶動當地貧困戶就業400人。  

(三)搭建促進就業橋梁,實現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增收。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點多面廣、產業眾多的優勢,積極吸納有就業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創業。一是以創業帶動貧困戶就業。利用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電子商務、農村合作金融等平臺,幫助貧困地區有知識、有技術的中青年實現創業就業。鼓勵貧困戶通過扶貧資金、承包土地經營權、住房財產權、集體資產產權等折價入股入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化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實現就業增收。耒陽市小岸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400余戶貧困家庭共同致富,幫助貧困戶增收達200余萬元。二是吸納留守人員就近就業。積極發展農村綜合服務、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日用消費品經營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貧困地區留守婦女、中老年人員就近就業。發揮城市供銷合作社聯結城鄉的優勢,積極開拓家政服務、物業管理、展會展銷、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等現代生活服務業,吸納貧困地區勞務輸出就業。三是大力開展就業培訓。結合各地特點和貧困戶需求,分類開展脫貧技能培訓,加快由“輸血”向“造血”轉變,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脫貧致富的能力。在培訓內容和形式上,結合當地產業特點,符合貧困戶需求;在課程設置上,探索開展政策、法律法規、基礎理論和市場營銷知識的培訓與土地托管、合作金融、農資經營、基地建設、網絡運營等相結合,把貧困農民作為重點培訓對象,努力提高貧困人口的基本素質和生產技能。  

    (四)開展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實現貧困戶自我發展。將脫貧攻堅作為“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的重要任務,將農村貧困戶納入基層社領辦的農民合作社和經營服務網點,增強脫貧攻堅的實效性和持續性。一是共辦農民合作社。圍繞當地資源和產業優勢,引領貧困戶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特色種養業,吸納貧困戶入社,并跟蹤指導貧困社員的生產經營,實行點對點定向精準扶貧。全市供銷系統共鞏固、培育、發展專業合作社269 家,入社社員28萬戶,種植基地面積5萬多畝,帶動農戶59萬戶,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年銷售過5億元。二是共建綜合服務平臺。加快貧困地區基層社改造重建,積極創辦綜合服務社,開辦農資店、日用品超市和各類代理代辦業務,為農民提供生產生活服務、測土配方施肥、農業技術推廣、農民培訓、信息咨詢、健身娛樂、養老托幼等多樣化服務,滿足農民多層次、多元化服務需求。如衡山縣供銷社積極參與全縣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工作,主動承擔起全縣9個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八務合一”中的電子商務和便利店建設工作,成效明顯,得到貧困農民好評肯定三是共謀發展項目。供銷合作社立足共建優勢,依靠村“兩委”組織村民發展經濟,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帶動村集體和貧困農民“雙增收”。2016年,全市供銷系統共獲批項目10個,爭取項目資金約2000萬元,項目資金在不改變用途和性質的前提下,重點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進行了傾斜,以此帶動貧困地區經濟和特色產業發展,引領更多農民脫貧致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漠河县| 张掖市| 安龙县| 磐安县| 陇西县| 探索| 乐山市| 古蔺县| 同仁县| 石嘴山市| 永和县| 明星| 湘潭县| 天气| 沁源县| 林甸县| 湘阴县| 江城| 砀山县| 宜良县| 高邮市| 广汉市| 乌苏市| 兴安盟| 深泽县| 买车| 离岛区| 射洪县| 西华县| 都昌县| 顺义区| 溧水县| 夹江县| 伊金霍洛旗| 六盘水市| 无极县| 海城市| 乌兰浩特市| 苍南县|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