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作重點
發布時間:2018-03-29 來源:市供銷社辦公室
2018年工作要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做好2018年工作,要把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與全面深化綜合改革緊密結合起來,統籌謀劃、協調推進,把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貫穿到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扎實推進綜合改革,在創新為農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展農村電商等方面取得更大進展,推動供銷合作社實現更有質量的發展,加快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努力譜寫新時代供銷合作事業新篇章。
(一)深化綜合改革,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改革是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是破除一切發展難題的關鍵和根本途徑。當前,全市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取得的成果還只是初步的、階段性的,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難題還有待突破,改革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全市系統要按照黨的十九大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和省、市有關部署,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不懈地深化綜合改革,力爭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實效。
1.推動改革實施方案落地見效。當前,全市市縣兩級層面都出臺了改革實施方案,但方案很多具體內容還沒有真正落實。要抓好方案的落實,緊盯重點改革任務,明確責任主體和時間節點,對外爭取支持幫助,對內強化督導考核,一項一項抓落實,一步一步抓到位,推動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特別是4個全省綜合改革示范縣更是要先人一步,創新實干,把實施方案變成實際成果,創造經驗,推廣運用。
2.加快建立社有資本投資管理平臺。近年來,全國總社、省社對項目資金實行“撥改投”是一項重要改革,也是大勢所趨。我市有4個縣區社還沒有組建社有資本投資公司,沒有搭建承接上級項目的資金平臺和社有資本的投資管理平臺,無法把資產轉變為改革發展的資金,處于捧著“金飯碗”過苦日子的窘境。下一步,各縣社要轉變行政化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主動對接政策,搭建好承接平臺,成立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和社有資產投資管理運營平臺,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場的辦法承接好各種項目資金的投入,對接與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的合作,整合資源,盤活資產,努力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農村集體經濟新形式,為改革提供動力。
3.著力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改革需要輕裝上陣,要著力化解歷史包袱,為改革前行減負。要認真總結和梳理,查找阻礙改革的歷史遺留難題,逐一制定工作方案,開展攻堅克難。要加快解決財務掛賬和銀行債務問題,把供銷社“死資產”變為“活資本”;要加快解決前期改制遺留問題,推動社有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發揮機制優勢;要積極穩妥處理股票、集資款等歷史遺留問題,防范風險,創造深化改革的有利條件。
(二)創新方式領域,不斷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是供銷合作社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途徑,要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中的產業興旺、生活富裕兩個大項,突出供銷社的為農服務“國家隊”定位,積極開展生產、生活綜合服務,努力提高促進農業生產、方便農民生活的服務水平。
1.創新農業生產服務方式。要立足“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順應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新形勢,總結以往土地托管服務經驗,通過大田托管、代耕代種、股份合作、以銷定產等多種方式,為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產業鏈綜合服務,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2018年,全市系統要力爭新增土地流轉1萬畝、新增土地托管1萬畝。要主動跟進對接《湖南省千億茶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和湖南省農業“百千萬工程”,結合當地農業實際,發揮供銷社的優勢,努力提升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要注重發揮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主體的帶動作用,培育各類專業化市場化服務組織,提升小農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要推動生產服務向加工、流通等產業鏈后端延伸,積極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更多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要發揮供銷合作社優勢,積極參與精準脫貧攻堅戰,通過產業發展、電商帶動、吸納就業等多種途徑,提高貧困農戶自我發展能力,帶動貧困農戶增收致富。
2.拓展農民生活服務領域。要適應城鄉融合發展新要求,加快建設一批功能完備、便民實用的農村綜合服務社和城鄉社區服務中心,2018年全市系統村級綜合服務社覆蓋率要力爭達到50%以上。要繼續抓好綜合服務社星級社創建活動,不斷充實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功能,大力發展代購代銷、快遞物流、便捷繳費等“一站式”服務,積極開展養老托幼、文體娛樂等多樣化服務,讓農民群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樣的服務。要統籌整合城鄉供銷社資源,積極發展城市商貿中心和經營服務綜合體,提升供銷社溝通城鄉、服務“三農”的輻射帶動能力,促進城鄉互動、融合發展。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夯實為農服務基礎。基層合作組織面向農村、深植農業、貼近農民,是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排頭兵。我們要通過進一步建設鞏固基層供銷社、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途徑,有效夯實基層基礎,提升為農服務實力。
1.提升基層社發展質量。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實基層社服務功能,將工作重心由注重數量突破轉向注重質量提高,積極參與總社和省社的“基層組織建設工程”、“千縣千社”振興計劃和爭創“百強縣級社”、“基層社標桿社”、“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活動,把基層社建設與鄉村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圍繞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農產品市場和初加工,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中壯大基層社。依托基層社加快農資經營網點、農村電商服務站、莊稼醫院、日用品網點等在農村地區布局,鞏固拓展經營服務陣地,增強基層社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基層社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打造鄉村服務大平臺。要強化基層社合作經濟組織屬性。通過勞動合作、資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種途徑,廣泛吸納農民參加基層社,規范利益分配關系,加快辦成以農民為主體的綜合性合作社,進一步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讓農民更多受益。加強與村“兩委”合作,積極推廣“村社共建”合作模式,積極參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推動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基層社建在村里的途徑,共同發展村級合作經濟組織,在促進鄉村治理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現代農業的新型經營主體。要發揮供銷社扎根農村的優勢,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融合發展,夯實供銷合作社群眾基礎和組織基礎。圍繞當地特色產品,因地制宜,選準產業,積極領辦、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民密切利益聯結,幫助農民增收并促進自身發展。要在規范發展上下功夫,推動農民合作社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發揮供銷合作社綜合服務平臺優勢,有條件的地方要牽頭組建農民合作社聯合社,推動農民合作社產業聯合和區域合作,帶動合作社開展信息、營銷、技術、農產品加工儲運等服務,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四)發展農村電商,不斷完善現代流通體系。農村電商是活躍城鄉流通、推動農產品上行、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全市供銷社要積極主動發展農村電商,搭建好平臺,抓好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盡快將供銷社在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潛在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打造農村電商升級版,成為黨和政府信任的、農民群眾信賴的農村電商“國家隊”。
1.加強農村電商平臺建設。要加快與全國總社“供銷e家”平臺對接,整合利用系統資源,搭建農村電商平臺。各縣社不僅要有農產品上網銷售,而且要注重產品可追溯、質量可放心,積極爭創電子商務示范縣,努力塑造供銷合作社電商品牌。有條件的縣社要進一步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和電商扶貧工作,形成供銷合作社特色的競爭力。
2.加強縣域物流配送網絡建設。縣域物流體系是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不管是傳統商貿流通,還是現代電子商務,都離不開物流體系的支撐。現在城市的物流業很發達,但是很難下沉到縣以下,而這恰恰是供銷社的優勢所在。供銷社發展電商,要把重心放在縣以下,放在實體網絡上,各級供銷社要主動對接總社、省社項目,集中資源,加快建設縣域物流配送中心、鄉鎮物流配送站、村物流配送點,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
(五)探索生態服務,不斷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圍繞生態宜居、建設美麗鄉村,供銷社應該而且也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1.積極參與綠色農業。要按照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要求,注重化肥減量提效、農藥減量控害,推動農資企業擴大高效、環保、新型農資產品供給,加快農資物聯網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積極參與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統防統治、配方施肥,大力推廣農藥統一配供和農藥廢棄包裝物、農膜統一回收集中處理,從源頭上推進綠色有機農業發展,清潔田園,保護生態環境。
2.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要依托再生資源企業和經營服務網點,積極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廢舊地膜回收、秸稈綜合利用等服務,通過“黨建帶社建、社村共建”創建活動,參與鄉村治理,促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六)維護安全穩定,不斷促進行業和諧。確保安全穩定、促進行業和諧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我們必須堅守的底線。要始終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經營“一崗雙責制”,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群體性事件的底線。特別是煙花爆竹經營企業和生產性企業,還有門面倉庫出租企業,防火、防事故任務繁重,要強化責任,落實到人,確保萬無一失;要以勇于負責、勇于擔當的精神,切實擔負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要認真落實維穩工作責任制,積極主動化解信訪矛盾。要盡最大努力改善職工民生,從源頭上減少各類上訪。要扎實做好信訪維穩基礎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不斷促進行業穩定和諧。
(七)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增強為農服務能力。深化綜合改革,助力鄉村振興,努力建設新時代供銷合作事業離不開一支政治堅定、愛崗敬業的工作隊伍。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改進工作作風,為全市供銷合作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強黨的建設。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按照上級統一部署,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動系統廣大黨員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把黨組織建成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
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拓寬人才交流渠道,注重把大學生村官、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青年等,吸收到供銷社隊伍中來,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愛供銷的基層人才隊伍。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注重培養干部職工的專業能力、專業精神,提高適應新時代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能力。大力弘揚為農、務農、姓農的供銷社文化,不斷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激勵廣大干部職工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改革發展實踐。
3.改進工作作風。作風建設是衡量黨員領導干部黨性和政績觀的重要標志。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要增強擔當精神,發揚苦干實干作風,敢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把改革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撲下身子、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堅持問題導向,把情況摸清楚,把問題研究透,不斷提高工作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同志們,新時代要有新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推動供銷合作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努力為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