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3-15????來源:運行監測協調科
1-2月,全市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全市規模工業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主要經濟指標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工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1、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春節過后,全市工信系統迅速組織力量落實全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采取得力措施穩定工業經濟運行。目前,除因季節性和市場等因素停產的少數企業外,全市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99.1%。其中,華菱衡鋼、建滔化工、五礦銅業等重點企業春節期間加班加點生產,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2019年春節期間,我市共計有57家企業正常生產,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1-2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12.4億元,增長12.6%,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
2、重點行業來勢較好。全市12個重點行業有10個行業保持正增長。一是食品行業產銷兩旺。由于春節前是食品企業的生產旺季,我市食品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生產經營情況整體較好,行業整體保持較快增長。1-2月份食品行業完成產值44.8億元,同比增長2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8個百分點;二是冶金行業持續向好。冶金行業企業繼續保持去年以來的良好勢頭,企業開足馬力生產。1-2月份冶金行業完成產值21.2億元,同比增長31.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5個百分點;三是化工行業穩步增長。1-2月份化工行業完成產值21.5億元,同比增長25.7%,比去年同期提高9.5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1個百分點;此外,機械、輕工、紡織和電力等行業也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速度。
3、骨干企業貢獻較多。1-2月份,全市50戶重點調度企業完成產值增長26.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2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10.2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達81.4%。其中,特變電工今年以來訂單情況來勢較好,增長15%;衡鋼繼續保持去年以來的良好生產勢頭,同比增長32.5%;富泰宏和鴻富錦今年1-2月份生產形勢出現較大好轉,產值分別增長40.3%和70.9%;五礦銅業生產經營情況較好,同比增長14.4%。
二、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尚未有效緩解。一是國內外市場需求未見明顯好轉。1-2月全國進出口總額僅增長0.7%,比去年全年大幅回落9.0個百分點。1-2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2%,低于去年全年0.8個百分點,1-2月,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1%,其中民間投資增長7.5%,較去年全年回落1.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僅增長4.3%。二是工業品價格收縮,企業預期減弱。市場供求關系開始發生變化,并逐步在價格端體現。2月份全國生產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0.1%,漲幅自去年7月份以來逐月放緩,從環比看,PPI下降0.1%,已連續四個月位于負增長區間。2月份,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2%,低于上月0.3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位于臨界點下方。
2、工業增長面臨困難。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一是高耗能行業占比過大。1-2月,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9.9%,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9.9%,同比提高5.3個百分點。二是工業用電量支撐不力。1-2月,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4.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2.9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在全省排位靠后。三是工業實繳增值稅表現不佳。1-2月,工業實繳增值稅累計增速為9.5%,增速比上年同期低48.2個百分點。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快工業轉型升級。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工業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持續推進振興實體經濟“3311”工程計劃和工業原地倍增計劃,支持白沙綠島爭創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區,加快打造軍民融合、有色金屬、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精細化工、紡織服裝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完善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實施新一輪重點技術改造升級,引導有色金屬、鹽鹵化工、鋼管深加工等傳統產業提質升級,穩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
(二)增強投資發展后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緊扣國、省規劃和重大戰略,加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有效投資強度。要扎實做好項目策劃、包裝、生成等前期工作,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打好基礎。要積極統籌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項目早上馬、早投產、早見效,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持續增長量。加強項目資金保障,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資金支持,加快配套資金撥付,與金融、債券、基金、保險等機構銜接溝通,確保資金及時到位。進一步創新投融資模式,加大項目策劃包裝力度,充分激活民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