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
(2015年6月30日)
今年上半年,支隊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一手抓業務工作,一手抓隊伍建設,確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穩定,道路平安暢通。
一、抓安全,防事故
2015年上半年全市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83起,死亡31人,受傷579人,造成財產損失1369203元,同比分別下降11.55%、75.0%、5.7%、14.27%,實現四項指數全面下降,道路交通整體情況平穩有序。全市沒有發生有影響的交通事故。
一是排查整治隱患,壓減交通事故。緊緊抓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機遇,以客運公司為重點,排查隱患企業;以客車、校車、危險品運輸車為重點,排查隱患車輛;以A證、B證為重點,排查隱患駕駛人;以事故多發及險路險段為重點,排查隱患路段;以源頭清理、網上選查、路面監管為重點,排查隱患行為。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排查隱患路段150余處,治理到位120起;共排查、整改隱患車輛250余臺次,隱患駕駛人120余人。
二是加強車輛及駕駛人源頭管理,嚴把事故預防的第一道防線。嚴把“培訓關”、“考試關”、“發證關”,筑牢預防事故“第一道”防線,確保病車和不合格駕駛人不上路。駕考方面,為提升考場考試能力,在科目三考場新增了10臺考試車輛,增設了一條考試線路,新聘了10名安全員;對科目二考場4條考試線路,每條線路6個考試項目和考試場地進行了重新施劃和整改,使考試項目標線清晰、名稱醒目;制定了嚴格學員身份核對制度,從學員辦理體檢、照相開始,每一個環節都認真核對學員身份信息,確保了公平、公正、透明。車輛查驗方面,積極運用遠程監控中心,對全市七縣五區11個檢測站進行聯網監控。并加強對縣級車管所和服務站的業務指導和監管,利用部局異常業務監管和統計軟件,定期對辦理業務情況進行分析核查。據統計,截至6月底,我市機動車保有量為697785輛,駕駛人保有量為1033956人。
三是加強交通安全宣傳。利用LED屏發布天氣、道路交通情況,提醒駕駛人文明行車、安全行車。在衡陽晚報開辦了每天一期的《交警伴你行》專欄,并在欄目中專門開設“創交模小課堂”,對交通安全常識和“創交模”相關知識進行普及宣傳;在衡陽電視臺都市頻道開辦了每周一期的《交警在身邊》專欄;在衡陽電臺交通頻道每日廣播與交通安全相關的音頻,隨時提醒機動車駕駛人。同時,通過交警新浪微博、微信、QQ群、衡陽紅網論壇等新媒體,加強宣傳工作。上半年,共發放宣傳資料10萬份,懸掛宣傳橫幅66條,在包括中央電視臺等中央、省、市級媒體發稿360篇,在自媒體刊發文章500條。
二、抓秩序,促暢通
大力開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嚴管嚴治,有效遏制了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確保了全市交通秩序明顯好轉,沒有發生有影響的交通擁堵。
一是持續開展專項整治。支隊新一屆黨委班子去年4月份上任后,圍繞“創文”、“創模”工作任務,精心組織,統一部署,集中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去年先后在城區組織開展“掃黑惡、凈環境”、“兩打三規四治”、“打非查違”、 整治“酒駕”、貨車治限治超、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整治等一系列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動,今年又持續發力,在城區組織開展“三大整治”、“春季攻勢”、“兩打三整”、三輪車整治等專項行動,對亂停亂放、闖紅燈、闖禁區、假牌假證、無牌無證、酒后駕駛、亂擠亂插等交通違法行為,及電動車、渣土車、拼改裝“小綿羊”摩托車、三輪車、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等重點車輛,予以重拳整治。今年以來,全市共查糾各類交通違法行為40余萬起。
二是持續強化交通亂源、堵點整治。在交通秩序整治過程中,支隊抓住了難點,突出了重點。針對交通堵點,每個城區大隊成立了交通亂源整治小分隊,對華新立交橋、解放大道大洋百貨、高鐵衡陽東站、晶珠廣場船山賓館周邊、衡州大道蒸陽路口、黃白路市八中沿線等交通復雜點段,部署專門警力值守,強化現場疏導;安排特勤大隊20名民警和27名交通協管員,編成4組,分早中晚4批次,在城區來回車巡,發現交通亂源、堵點,迅速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消除暢安隱患;安排城區大隊由分管秩序的副大隊長,帶領15名民警,專門開展查扣三輪車、收繳遮陽傘的集中整治。針對城區三輪車整治難、難整治特點,采取管理新措加快三輪車自主淘汰進程,防止三輪車整治再陷入“違法—扣車—放車—違法”的死循環。同時,報請市公安局從4月15日起至4月30日止,在城區范圍內開展集中整治“三輪車”專項行動。為確保行動取得明顯成效,成立整治城區“三輪車”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周學農負總責,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王成良任組長,市公安局警令部、交警支隊、巡特警支隊、綜合執法支隊、法制支隊、督察支隊及各城區公安分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加強整治行動的組織、指揮、協調。整治期間,市公安局交警、城區公安分局、特巡警、綜合執法等部門,每天共安排568名警力,實行兩班倒工作制,在城區28個路口,對三輪車亂停亂放、闖禁區、無牌無證等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并報請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對郵政快遞三輪車進行清理登記,按3個月有效、6個月有效、9個月有效發放臨時通行證,爭取年內將郵政快遞三輪車全部予以淘汰。按照海兵市長的要求,支隊于6月份攜手交通運輸局組建專門的聯合執法大隊,由支隊一名中層骨干負責,并抽調15名警力,與交通運輸局15名工作人員一起,對機動車非法營運、假牌假證、無牌無證、亂停亂放等違法行為,予以集中查糾,工作開展為期3年。目前,共開展3次統一清查行動,查獲非法營運車輛1臺,套牌“的士”2臺次,違規亂停“的士”7臺次。三是持續強化日常管控。按照海兵市長要求,每個月的頭三天或后三天,除了必要的窗口民警之外,包括支隊長、副支隊長在內的全體機關交警必須上路執勤,查糾交通執法。在具體工作中,支隊認真貫徹落實了海兵市長的指示要求,并適當增加了每個機關民警的執勤上崗時間,確保每月實際上路時間不少于5天。同時,支隊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在城區繼續推行“高峰守點、平峰巡線、低峰管面”及“網格用警”的勤務模式,設立高峰點、形象點和護學崗,并組織民警堅持手勢指揮交通。報請市政府,年內新招錄60名交通協管員,增加了交通管理生力軍。市城區重點規范了“綠波帶”的設置。
四是圓滿完成警保衛任務。按照精密防范、絕對安全的要求,圓滿完成了各類警保衛任務,其中二級警衛任務2次、三級警衛任務5次。周密部署春節、清明節、五一、端午、高考期間等重要節點時期交通安保工作,確保了萬無一失。
三、抓基層,打基礎
一是抓執法服務工作。通過開展執法檢查、個案研析、整改提高等措施,進一步提升了執法質量。上半年,統一開展執法檢查3次,進行個案剖析23次;收到人大代表建議、政委委員提案61件,目前正在集中辦理;辦結交通事故復核案件59起;收到上級部門批轉的信訪案件21起,其中省級部門批轉3起,市級部門批轉18起,辦結17起。同時,加強了執法辦案區域建設,加大了執勤執法裝備投入。針對“非法中介”,支隊安排專業隊伍進一步加大了打擊處理力度,進一步凈化了執勤執法環境。先后對支隊處罰中心、松木塘車管所辦證大廳、城區大隊處罰中心等單位,開展了多次大規模的打擊處理行動,將已查辦的“非法中介”人員信息及檔案進行整理,將相關人員名單在支隊各業務窗口進行公示,禁止其進入窗口辦理各項交管業務;對那些經常出入交警部門的“熟面孔”,采取堵、趕、拒等方法予以堅決遏制;對那些不聽勸阻、我行我素的,堅決予以打擊處理。上半年,市城區打擊“非法中介”行政拘留2人。
二是抓交通設施建設。今年以來,支隊始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創模”總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第一,扎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形成銜接高效、功能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上半年,市城區添置、更新標志、標牌250塊 、標線11490.8平米 ,安裝隔離護欄26564米。縣區添置、更新標志、標牌1081塊 、標線41498平米,紅綠燈21個、電子警察7個、電子卡口3個、電子抓拍點8個。
三是抓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建設。在支隊本級“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和城區大隊“分控中心”相繼建成使用的基礎上,安排支隊巡邏大隊專門負責“支隊交通管理指揮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將支隊設施科原負責的紅綠燈、電子警察及電子警察抄牌等工作整體劃歸“支隊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并通過增添人員、完善軟、硬件設施等措施,進一步發揮指揮中心的作用。上半年,支隊通過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共接警61045人次,進行警務調查“回訪”11411人次,負責12345政府熱線案件700件,辦結700件。
四是抓機動車駕駛人考試中心建設。上半年,支隊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加大考場建設投入,支隊機動車駕駛人考試中心現在已經完成招標工作,一標由湖南衡州建設公司中標,主要負責駕考中心房屋建設工作,二標由湖南沙坪建筑公司中標,主要負責附屬工程建設。目前,湖南衡州建設公司正準備進場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16年5月底科目二考場可投入使用,2016年底考試中心可全面啟用。
四、抓“創模”,提品位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精心組織部署。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總體要求,經報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意,成立衡陽市創建“國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李億龍任顧問、市長周海兵任組長、副市長周學農任常務副組長、市政府秘書長晏華衡、副秘書長張少華、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王成良任副組長,各創建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少華兼任辦公室主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唐耀兵任常務副主任、政府秘書九科科長謝愛國、交警支隊副支隊長肖湘鵬任副主任。領導小組成立后,5月19日由副市長周學農牽頭召集各相關單位負責人召開了衡陽市創建“國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會議安排部署了各單位創建工作職責與任務,對全市“創模”方案予以審定通過。6月18日上午,支隊組織全體交通民警、協輔警人員代表共420余人召開“創模”工作推進會,認真傳達全市“創文”及市“創模”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精神,統一思想認識,量化分解任務,要求全體民警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將“創模”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強勢推進,堅決落實。會上,雁峰、珠暉大隊代表參戰單位作了表態發言,各縣市區大隊、支隊機關各科室(所)、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分別代表本單位向支隊黨委遞交了“創模”工作責任狀。今年以來,支隊強化了“創模”工作的調度、推進。支隊黨委先后12次召開會議研判、分析,30余次組織召開中層骨干會議進行調度推進。
二是組織學習借鑒。在持續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的同時,為充分學習全國各地先進的經驗,支隊牽頭并邀請市政府相關領導帶隊,組織相關部門領導先后赴郴州、常德、株洲、北海、海口學習。并報請市政府,攜手相關職能部門,科學配置城市路網、科學渠化路口、科學安排接駁方式,實現無縫對接和線路優化,通過調整主要路口信號配時,打通背街小巷與主要路口接駁通行率,優化了背街小巷交通“微循環”,提高了通行效率。
三是邀請專家蒞臨指導。對市城區交通信號優化配時工作,支隊先后邀請公安部無錫科研所、中南工大和省警察學院的專家、教授,來衡現場調研指導。經專家指導,結合交通實際,支隊目前已對市城區10條道路[解放大道、船山大道、蒸陽路、蒸湘路、長豐大道、二環路(含華新大道)、蔡倫大道、東風路、光輝街、衡州大道]的信號燈進行“線控”初步調試。就目前情況來看,解放大道、長豐大道、衡州大道、光輝街等4條道路已初步達到“綠波帶”通行效果。今年4月,又邀請華中科技大學交通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鄒志云8人專家團隊來衡,就城區道路交通優化及“創模”積極工作,對全市共29條主次干道進行現場勘察、實地調研、收集資料,對全市的交通組織、設施等進行全方位的把脈會診,提供詳細科學論據。
五、抓隊伍,樹形象
將隊伍管理作為基礎,嚴格執行各項警紀警規,樹立交警隊伍良好形象。
一是加強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上半年,支隊先后組織開展“三嚴三實”、“守紀律、講規矩”爭創“為民、務實、清廉”警隊等專題教育整訓活動,通過開會動員、組織民警觀看警示教育片、撰寫心得體會,并走出去訪貧問苦、請進來座談等方式,進一步端正執法指導思想,打牢為民服務理念。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踐行‘三嚴三實’,做黨的忠誠衛士”主題活動,在全市公安交警系統舉辦了一場“學習吉湘林、弘揚衡陽公安交警精神”主題演講比賽。同時,嚴格執法執紀,強化督查考核,堅持“一崗雙責”,時刻繃緊隊伍建設這根弦,確保上半年交警隊伍沒有發生任何有影響的違法違紀案事件。
二是堅持素質強警,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戰斗力。今年,支隊根據市公安局的安排,擬訂上報了兩期全市交警系統警務實戰技能培訓班,每期10天,第一期已于今年6月1日至13日在市公安局警官培訓中心圓滿結束。同時,選派5名民警參加市公安局舉辦的警銜晉升培訓班,配合省公安廳交管局于5月份成功舉辦第一次網上執法記錄儀培訓班。要求所有在職民警必須進入全國交警網校進行各項交管專業知識的學習訓練。6月5日,支隊還組織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和城區各大隊分控中心接處警人員,就端正接處警態度、規范用語,督促事故處理,及時排解電腦故障,提升服務績效,開展專題培訓。組織對新招錄的60名交通協管員進行集中培訓。6月中旬,組織車、駕管、事故接處警崗位民警、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和警令禁令,教育大家嚴格執法,堅決杜絕利益驅動,“冷硬橫推”、索拿卡要現象。
三是大力培育和樹立典型,發揮典型的示范模范作用。組織對“三大整治”、“春季攻勢”專項行動進行總結表彰,并組織開展“十佳民警”、“十佳交通協管員”的評選。同時,開展向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學習的活動,用先進的典型來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廣泛深入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爭創人民滿意活動;組織對警務調查不滿意樣本較多的民警、工作人員進行集體約談。通過開展評優評先、鞭策后進等方式,激發全隊民警愛崗敬業,積極向上的熱情,提高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上半年召開專題總結表彰會議3次,評選“十佳民警”、“十佳交通協管員”各10人。征集提煉了“衡陽公安交警精神”表述中心句——忠誠、奉獻、創新、求進。安排創作“衡陽公安交警之歌”。
四是落實從優待警措施,全面增強民警歸屬感。在6月底以前,支隊為離退休同志優先調整工資,并全部發放到位;完善了老干慰問制度,耐心細致地做好離退休老同志服務工作,將老有所樂融入到老干工作的方方面面;為離退休老同志辦理老年證10人次,訂閱了報紙雜志240余份;對患重大疾病、生活困難民警以及離退休老干部進行了慰問救助75人次。同時,開展了一系列的文體娛樂活動,豐富警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