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安全保暢通,防事故促和諧
2015年元月1日至
一是整治公路隱患。年內,支隊緊緊抓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機遇,以事故多發及險路險段為重點,排查隱患路段;以源頭清理、網上選查、路面監管為重點,排查隱患行為。同時,加強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力度,積極協調路權單位、監管單位,進行統一備案,制定整改方案。全市共排查隱患路段534余處,并報請市政府辦公室正式下達了《關于落實重大安全隱患整改的通知》。目前,整治到位56處(含市級掛牌督辦15處)。
二是強化源頭管理。嚴把“培訓關”、“考試關”、“發證關”,筑牢預防事故“第一道”防線,確保病車和不合格駕駛人不上路。提升駕考質量,推行全科目計算機評判,實行視頻監管,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確保公平公正;推行科目三自主預約周末考試;大力建設“衡陽駕駛人考試網上考試預約系統”,方便學員隨時隨地進行駕考預約;增加了31臺考試車輛和1條科目三考試線路,提升考試接待能力,減輕考試員勞動強度;在科目三考場新增了10臺考試車輛,增設了一條考試線路,新聘了10名安全員;對科目二考場4條考試線路,每條線路6個考試項目和考試場地進行了重新施劃和整改。嚴抓“兩率”工作,對全市大中型客貨車保有量及其定期檢驗率、報廢率進行清理排查,情況及時通報,督促提高“兩率”。建設了機動車檢測遠程監控中心,對全市七縣五區14個檢測站進行聯網實時監控,嚴格檢驗標準。對未達安全性能檢驗要求的車輛,一律不予檢驗簽章;對已到報廢期限的車輛,一律注銷并強制解體報廢。通過集中整治,確保了重點車輛的報廢率達到100%。扎實開展重點車輛交通違法“清零”工作,組織對營運大客車、校車、旅游客車、危化品運輸車、“營轉非”大客車等“五類重點車輛”的交通違法進行“清零”。對交通違法行為突出的石鼓建鑫化工廠、雁峰鴻福運輸公司、樹盛運輸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的法人代表進行約談,下發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全年累計督促287臺(次)“五類重點車輛”,“清零”交通違法1340起。其中,查處“營運大客車、校車、旅游客車”違法行為673起,發放交通安全隱患整改意見167份;清理3次以上交通違法的“營運大客車、校車、旅游客車”768臺次。取得了“營運大客車、校車、旅游客車”違法清零工作全省第4,“危化品運輸車”違法清零工作全省第1的好成績。強力規范渣土車管理。結合交通秩序專項整治,對上路渣土車予以常態嚴管,做到逢車必查,見違必糾,共查處路面違法渣土車186臺次。加快黃標車淘汰進度,組織專人對黃標車和老舊車進行清理,建立臺賬;對未能達到“國Ⅳ”尾氣排放標準的車輛、化油器類轎車及相關小型客車,一律禁止轉入;對 2015年元月以后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車用壓燃式發動機汽車,未達到第四階段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律不予辦理注冊登記手續。年內共辦理了注銷登記和強制報廢黃標車及老舊車9823輛,超額完成任務的112.6%。加強對縣級車管所和服務站的業務指導和監管,利用部局異常業務監管和統計軟件,定期對辦理業務情況進行分析核查。2015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為708031輛,駕駛人保有量為972533人。
三是推進事故處理規范化建設。以省局制定的《湖南省交通事故處理崗位正規化建設細則》為契機,在2014年基礎上,對全市各交警大隊2015年度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規范化建設情況持續開展考核,從事故處理崗位正規化建設、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偵破、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道路交通事故辦案質量、事故處理信息系統使用、事故復核及信訪、事故預防與處理工作信息報送、統一加、扣分項目等八個方面計分,考核結果按5%的比值列入2015年度縣級道路交通管理重點工作評估辦法。切實提高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水平,推動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規范化建設。
四是深入推進交通安全宣傳。組織開展了“春運宣傳”、“文明交通行動計劃”、“講道路禮儀、樹道路新風”、“我參與、我安全”、“122全國交通安全日”等宣傳活動。利用LED屏發布天氣、道路交通情況,提醒駕駛人文明行車、安全行車。在市級媒體開辟專欄,對交通安全常識和“創交模”相關知識進行普及宣傳;在衡陽電視臺都市頻道開辦了每周一期的《交警在身邊》專欄;在衡陽電臺交通頻道每日廣播與交通安全相關的音頻,隨時提醒機動車駕駛人。同時,通過交警新浪微博、微信、QQ群、衡陽紅網論壇等新媒體,加強宣傳工作。全年共發放宣傳資料20萬份,發送交通安全短信10萬條,巡回宣講650場次,懸掛宣傳橫幅480條。在中央、省、市媒體刊發交管信息1107條。
二、立足交管實際,狠抓秩序管理
大力開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嚴管嚴治,有效遏制了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確保了全市交通秩序明顯好轉,沒有發生有影響的交通擁堵。
一是持續開展專項整治。2015年,支隊緊緊圍繞“創文”、“創模”工作任務,精心組織,統一部署,先后組織開展了“春運”安保、“三大整治”、“春季攻勢”、“兩打三整”、整治“酒駕”、治限治超、三輪車、渣土車整治、“壓事故、保安全”冬季會戰等專項行動,對亂停亂放、闖紅燈、闖禁區、涉牌涉證、酒后駕駛、亂擠亂插等交通違法行為,及電動車、渣土車、拼改裝“小綿羊”摩托車、三輪車、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等重點車輛,予以重拳整治。全年共查糾各類交通違法行為87.8萬余起。確保沒有發生有影響的道路交通擁堵。
二是持續強化亂源、堵點整治。針對交通堵點,安排每個城區大隊成立了交通亂源整治小分隊,對華新立交橋、解放大道大洋百貨、高鐵衡陽東站、晶珠廣場船山賓館周邊、衡州大道蒸陽路口、黃白路市八中沿線等交通復雜點段,部署專門警力值守,強化現場疏導;安排特勤大隊20名民警和27名交通協管員,編成4組,分早中晚4批次,在城區來回車巡,發現交通亂源、堵點,迅速應對,及時消除暢安隱患;安排城區大隊由分管秩序的副大隊長,帶領15名民警,專門開展查扣三輪車、收繳遮陽傘的集中整治。針對城區三輪車整治難、難整治特點,采取管理新措加快三輪車自主淘汰進程,防止三輪車整治再陷入“違法—扣車—放車—違法”的死循環。同時,報請市公安局從4月15日起至4月30日止,在城區范圍內開展集中整治“三輪車”專項行動。為確保行動取得明顯成效,成立整治城區“三輪車”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周學農負總責,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王成良任組長,市公安局警令部、交警支隊、巡特警支隊、綜合執法支隊、法制支隊、督察支隊及各城區公安分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加強整治行動的組織、指揮、協調。整治期間,市公安局交警、城區公安分局、特巡警、綜合執法等部門,每天共安排600余名警力,實行兩班倒工作制,在城區28個路口,對三輪車亂停亂放、闖禁區、無牌無證等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為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在三輪車管控中靈活工作方式,在報請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意的前提下,對人民群眾用水、送氣、生產、生活急需、郵政快遞等300臺三輪車按3、6、9個月有效,每3個月淘汰100臺,發放臨時通行證,準予在規定時間內,在城區道路行駛,對超過規定時間的三輪車,一律嚴格管理。按照海兵市長的要求,支隊于6月份攜手交通運輸局組建專門的聯合執法大隊,由支隊一名中層骨干負責,并抽調15名警力,與交通運輸局15名工作人員一起,對機動車非法營運、假牌假證、無牌無證、亂停亂放等違法行為,予以集中查處,工作開展為期3年。同時,縣區大隊還通過流動巡邏執法與定點設卡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查處農用車違法載人、違法超載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通過摸清幼兒園校車行駛路線和時間,有針對性地設置卡點,查校車無標牌、超載等違法行為,對無校車標牌、擅自提供校車服務的違法行為作出嚴厲的經濟處罰,并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三是持續強化日常管控。支隊認真貫徹落實了海兵市長的指示要求,在每個月的頭三天或后三天,全體機關交警必須上路執勤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了每個機關民警的執勤上崗時間,確保每月實際上路時間不少于5天。同時,支隊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在城區繼續推行“高峰守點、平峰巡線、低峰管面”及“網格用警”的勤務模式,設立高峰點、形象點和護學崗,并組織民警堅持手勢指揮交通,既強化節假日、上、下班交通高峰等節點時段的交通組織,又提高見警率、見車率、管事率,還提升交警形象。報請市政府,年內新招錄105名交通協管員,增加了交通管理生力軍。
四是圓滿完成警保衛任務。按照精密防范、絕對安全的要求,圓滿完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蒞衡調研活動,及市十運會開幕式、中外籃球賽、全市大型殘疾人招聘會、元旦、春節、清明節、“五一”、“十一黃金周”、“兩會”等各類大型警保衛工作任務101次,確保萬無一失,展現良好形象。
三、夯實基層基礎,牢筑平安根基
一是抓執法服務工作。通過開展執法檢查、個案研析、整改提高等措施,進一步提升了執法質量。年內統一開展執法檢查2次,進行個案剖析2166起。同時,啟動了支隊本級的執法辦案區域建設;加大了執勤執法裝備投入。安排專業隊伍,加大“非法中介”打擊處理力度,先后對支隊處罰中心、松木塘車管所辦證大廳、城區大隊處罰中心等單位,開展了多次大規模的打擊處理行動,將已查辦的“非法中介”人員信息及檔案進行整理,并在各業務窗口進行公示,禁止其進入窗口辦理各項交管業務;對那些經常出入交警部門的“熟面孔”,采取堵、趕、拒等方法予以堅決遏制。年內城區打擊“非法中介”行政拘留6人,上繳非法所得2.6萬元。
二是抓交通設施建設。支隊始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創模”總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第一,扎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市城區添置、更新標志、標牌331套 、標線20845.31余平米,安裝道路交通護欄27382米,紅綠燈8個、電子警察8個、電子抓拍點3個;同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支隊與城管執法局會同石鼓、雁峰區政府選址摸底,確定了2年內完成13個公共立體停車庫的建設目標。2015年底,位于先鋒路、解放路老附二醫院內的2個立體停車場已投入運行,共新增停車位700個。
三是抓便民措施落實推進。認真貫徹落實便民利民措施,至2015年底,我市除南岳大隊外,各縣大隊都已開通科目一考試;8月12日,常寧科目二分考場已順利開考。祁東、衡東、衡南、耒陽四縣的科目二分考場建設工作已完成審批,正在加緊施工;“湖南省交通違法處理網上自助服務平臺”于2016年元月1日起正式啟用,車主、駕駛人通過網頁和手機客戶端實現省內交通違法網上自助處罰;在蒸湘區、雁峰區及衡東縣、衡陽縣分別建成“快處快賠”服務站,提高了交通事故人民調解比率;全面落實省內機動車異地檢驗,并實行免費導辦,方便車主辦理車檢業務;落實周六、日延時服務,每周檢測所安排一名中級查驗員和一名初級查驗員值班。同時,全省第一家推出“微信挪車”舉措,進一步規范了靜態交通秩序。
四是抓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建設。相繼建成使用支隊本級“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和4個城區大隊“分控中心”,安排巡邏大隊負責“支隊交通管理指揮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將支隊設施科原負責的紅綠燈、電子警察及電子警察抄牌等工作整體劃歸“支隊交通管理指揮中心”,通過增添人員、完善軟、硬件設施等措施,充分發揮指揮中心的作用;同時,報請將“兩區一園”的14套紅綠燈、8套電子警察等科技及配套設施納入支隊“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后臺統一管理。
五是抓機動車駕駛人考試中心建設。年內,支隊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加大考場建設投入,支隊機動車駕駛人考試中心現在已經完成招標工作。預計2016年底可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四、深化“創模”工作,提升城市品位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總體要求,經報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意,成立衡陽市創建“國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原書記任顧問、市長周海兵任組長、副市長周學農任常務副組長、市政府秘書長晏華衡、副秘書長張少華、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王成良任副組長,各創建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少華兼任辦公室主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唐耀兵任常務副主任、政府秘書九科科長謝愛國、交警支隊副支隊長肖湘鵬任副主任。3月25日,周海兵市長蒞臨我支隊調研指導工作,就城區道路交通優化及“創模”工作提出五個方面的嚴格要求;5月19日,由副市長周學農牽頭召集各相關單位負責人召開了衡陽市創建“國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會議安排部署了各單位創建工作職責與任務,對全市“創模”方案予以審定通過;6月18日上午,支隊組織全體交通民警、協輔警人員代表共420余人召開“創模”工作推進會,認真傳達全市“創文”及市“創模”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精神,要求全體民警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將“創模”工作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強勢推進,堅決落實;10月12日,原市委書記蒞臨我支隊調研“創模”工作,實地考察了交通事故快處快賠中心、晶珠廣場路口、先鋒路立體停車場、解放大道紅湘路口,并就下一步的“創模”工作,從“四個方面”提出殷切期盼和嚴格要求。當日下午及次日上午,支隊分別組織召開黨委會和中層骨干會,迅速層層傳達市委書記考察調度重要指示精神,并結合工作實際,就如何抓好貫徹落實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
二是組織學習借鑒。為充分學習全國各地先進的經驗,支隊牽頭并邀請市政府相關領導帶隊,組織相關部門領導先后赴外地考察學習。并報請市政府,攜手相關職能部門,科學配置城市路網、科學渠化路口、科學安排接駁方式,實現無縫對接和線路優化,通過調整主要路口信號配時,打通背街小巷與主要路口接駁通行率,優化了背街小巷交通“微循環”,提高了通行效率。
三是邀請專家蒞臨指導。支隊先后邀請公安部無錫科研所、中南工大和省警察學院的專家、教授,來衡對市城區交通信號優化配時現場調研指導。經專家指導,結合交通實際,對市城區10條道路[解放大道、船山大道、蒸陽路、蒸湘路、長豐大道、二環路(含華新大道)、蔡倫大道、東風路、光輝街、衡州大道]的信號燈進行“線控”調試。就目前情況來看,解放大道、長豐大道、衡州大道、光輝街等4條道路已初步達到“綠波帶”通行效果,其它路段調試效果有待群眾進一步檢驗。2015年4月,支隊又邀請華中科技大學交通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鄒志云8人專家團隊來衡,就城區道路交通優化及“創模”積極工作,對全市共29條主次干道進行現場勘察、實地調研、收集資料,對全市的交通組織、設施等進行全方位的把脈會診,提供詳細科學論據。現解放大道、船山大道、衡州大道、黃白路等四條路的優化設計方案已報請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創模”各成員單位組成的評審團予以審定,為下一步“創模”工作的開展提供詳盡規劃藍本。
五、落實嚴管善待,打造過硬隊伍
將隊伍管理作為基礎,嚴格執行各項警紀警規,樹立交警隊伍良好形象。
一是加強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支隊先后組織開展“三嚴三實”、“守紀律、講規矩”爭創“為民、務實、清廉”警隊等專題教育整訓活動,通過開會動員、組織民警觀看警示教育片、撰寫心得體會等方式,進一步端正執法指導思想,打牢為民服務理念。并結合市局“踐行‘三嚴三實’,做黨的忠誠衛士”主題活動,在全市公安交警系統舉辦了一場“學習吉湘林、弘揚衡陽公安交警精神”主題演講比賽。同時,嚴格執法執紀,強化督查考核,堅持“一崗雙責”,確保全年交警隊伍沒有發生任何有影響的違法違紀案事件。
二是堅持素質強警。組織開展了兩期、每期10天的全市交警系統警務實戰技能培訓班。同時,選派20名民警參加市公安局舉辦的警銜晉升培訓班,配合省公安廳交管局于5月份成功舉辦第一次網上執法記錄儀培訓班,支隊本級成功舉辦一次交警網校管理員培訓班。要求所有在職民警必須進入全國交警網校進行各項交管專業知識的學習訓練。6月5日,支隊還組織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和城區各大隊分控中心接處警人員,就端正接處警態度、規范用語,督促事故處理,及時排解電腦故障,提升服務績效,開展專題培訓。組織對新招錄的交通協管員進行集中培訓。6月中旬,組織車、駕管、事故接處警崗位民警、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和警令禁令,教育大家嚴格執法,堅決杜絕利益驅動,“冷硬橫推”、索拿卡要現象。11月,又組織事故處理民警進行了集中培訓。
三是大力發揮典型的示范模范作用。組織對“三大整治”、“春季攻勢”、“兩打三整”百日行動進行總結表彰,并組織開展“十佳民警”、“十佳交通協管員”的評選。同時,開展向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學習的活動,用先進的典型來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廣泛深入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爭創人民滿意活動;組織對警務調查不滿意樣本較多的民警、工作人員進行集體約談;牽頭組織開展了全市公安交警系統優秀實戰專題和全市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偵破能手兩項比武,共評選出6個專題為“2015年度全市公安交警系統優秀實戰專題”,推薦的《車輛常規識別和查緝方法》、《二次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分獲市局三等獎、優勝獎;在省廳交管局“四項建設”優秀實戰專題比武活動中,支隊榮獲團體三等獎,其中一名民警獲個人三等獎,并被省交管局聘為2016年度優秀兼職教官。通過開展評優評先、鞭策后進等方式,激發全隊民警愛崗敬業,積極向上的熱情,提高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
四是落實從優待警措施。在6月底前,優先為離退休同志調整工資并全部發放到位;完善了老干慰問制度,耐心細致地做好離退休老同志服務工作,將老有所樂融入老干工作的方方面面;為離退休老同志辦理老年證,訂閱了報刊雜志;同時,征求、提煉了“衡陽公安交警精神”中心表述句——“忠誠奉獻 創新 求進”,創作了“衡陽交警之歌”,并開展了一系列文體娛樂活動,豐富警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