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的出臺,是一場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的“及時雨”。為貫徹落實“雙減”要求,我校推出減負提質系列組合拳,積極進行教育賦能的新探索,為學生健康成長護航,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一、按圖索驥“開”方子:理清思路,周密部署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我校認真貫徹上級主管部門關于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減稱“雙減”)的指示精神,落實區“依法治教、提高效率,雙減落到實處”的工作要求,堅持以“提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品質”為核心理念,確保教育公平,全面深化課程和教學評價改革,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均衡優質的教育服務。
一是細謀劃,強組織。為使“雙減”工作落到實處,徹底改變固有的教育模式,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構建和諧校園,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培養目標,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我校成立了學校“雙減”工作小組。由校長、書記任組長,主管教學點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導處所有成員、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及班主任為成員。教務部門負責擬定方案措施,加強日常調度,進行推進督查,跟蹤評估問效,及時反映和處理“雙減”工作中的問題。
二是勤調研,重實踐。“雙減”工作小組通過專題會議反復學習研討課后服務工作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豐富落實課后服務活動方案。先后多次召開了年級組長會和教研組長會,針對年級管理和學科課程進行了充分的調研與研討。我們統籌校內校外,雙向發力,綜合施策,為推進“雙減”工作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做到了前期準備到位、指導安排到位、實施部署到位,深入思考為誰減負、怎樣減負的問題,看準方向,理清思路,相機而動。
三是抓宣傳,落實處。在“雙減”工作中,“雙減”工作小組積極向廣大教師和家長進行雙減宣傳,組織大家學習“雙減”方案,提供“雙減”工作方法,協調雙減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全校上下認真形成合力,學習貫徹上級關于“雙減”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優化“學校教育”關,打破“應試焦慮”關,抓實“日常監管”關,堅決把“雙減”工作落到實處。
二、踔厲奮發“下”苦功:多措并舉,“雙減”見效
(1)打造高效課堂,實施分層次教學模式
在“雙減”教育形勢下,向40分鐘課堂教學要質量更成了必須保障之舉。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立足學生的真需求,促進學生的真發展,致力于打造“愛學+自主+高效”會呼吸的課堂。
我校在本學期教育教學改革舉措上,更是費盡心力。一是加強課改力度,打造純“生本”課堂。推進“高效課堂”教學改革,落實“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等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和尊重學生主場展現方式,對青年教師實行三輪教學競賽活動:金月完小示范性課堂、金月完小青年教師競賽、金月完小青藍工程競賽課堂。讓老師們在競賽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并鼓勵更多青年教師銳意改革,開展原創性教育教學探究,在本學期,南岳區教育局組織舉行了青年教師教學能手比賽,我校近二十名老師報名參加,其中,陽雅晴老師、屈碧玉老師、鐘倩老師等多名教師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給全校教師作引領示范。二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內“教足教好”、學生在課內“學足學好”,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建立學科組集體教研、備課組互學評議等常態化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機制,實行行政推門聽課方案,確保義務教育學校課堂教學優良課率90%以上。三是加強學科教學之間的有機融合,完善“高效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引領課堂回歸“立德樹人”,回歸核心素養發展。四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分層次教學模式。教師根據所教班級的學生具體實際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課堂提問、作業設計,實施因材施教的分層次教學模式,從而讓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地快樂。
(2)健全管理機制,創新作業形式
新學期,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是推動日常教學回歸課堂,回歸“零起點”,回歸教育規律和知識規律,塑造良好的教育生態。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合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鼓勵分層布置作業,嚴禁布置重復性和懲罰性作。提升同一年級不同學科之間作業體系的相互關聯,形成呼應,橫向融合。一、二年級要求完善對學生日常學習態度、興趣、習慣的培養和記錄,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要求每個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每日作業布置需完成《作業管理公示單》,并一周一匯總,教導處一周一核查,建立校內作業公示制度,加強質量監督。自我校落實“校內作業公示制度”以來,我校3~6年級學生基本能做到無書面作業帶回家,回家后更多時間用于閱讀、家務、體育鍛煉、社會實踐作業等方面,學生及家長都表示學習壓力明顯減輕,真正做到快樂學習、快樂生活,教師在作業形式上真正做到“作業有趣、有料、有用”。
各科老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精選練習,做到教、考、練一致,不布置機械重復、懲罰性作業,不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等新要求。持續關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學科思維培養,優化作業設計和批改,學校實施作業質量提升工程,以作業研究與管理優化為切入點,將作業設計、布置、指導、反饋、應用及管理機制納入研究領域,切實提升作業管理水平。堅持做到作業設“三有”---有實踐性作業,有時段性作業,有可選擇的作業,讓作業菜單更靈活、更有針對性。認真預防各學科作業無序疊加帶來的負擔問題,形成作業管理的“一標準、一清單、一公示”有效機制,將“不用手機留作業、不讓家長批改作業”等要求具體落地。學校每個學期將進行兩次以上的作業檢查,作業檢查采用必查和抽查方式,檢驗學生的作業量和教師批改的質量。對于超額布置或質量不高的作業,學校給老師開出整改單,學校還把作業布置和作業評價納入教師業務考核體系。
(3)花樣課后服務,實現“雙減”賦能
新學期開始,按照堅持“學生愿留盡留全覆蓋、工作日全覆蓋”原則,課后服務推行“5+2”模式。學校制定了課后服務實施方案,充分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同時拓寬課后服務渠道,積極爭取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局、文化館、衡陽技師學院等資源,引進社會志愿者和專業人士到校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和輔導。我校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達1800多人,參與率為90.3%,課后問卷調查顯示家長對我校課后服務工作滿意率達97.2%,基本沒有學生去校外參加培訓現象,既減輕家長們的經濟負擔,又減輕了學生校外培訓負擔,一舉多得。
(4)開發特色課程,提高核心素養
“擬人態”寫字和經典誦讀是我校的特色課程。我校孩子們每學期人手一本精心設計的“擬人態寫字本”,與學生本學期語文教科書內容一致,安排專門的校本課程時間對學生硬筆寫字做專門培訓,全面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和藝術修養,努力實現讓每個金月完小學生都能寫一手好字。圍繞這個目標,我校每學期開展擬人態書寫比賽、優秀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活動,堅持已有六年,頗有成效。為加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教育,我校自己的老師編寫了一套1--6年級各個學期的“經典誦讀”教材,涵蓋了經典古詩詞、文言文誦讀、日積月累等內容,并開設了專門的課程進行教學,并利用晨讀、午間閱讀和課后時間進行誦讀學習,一學期進行一次經典誦讀成果展示,受到廣大家長的一致好評。
(5)家校攜手共育,考評導向正確
完善家、校、社協同機制,進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責任,密切家校溝通,創新協同方式,推進協同育人共同體建設。教師堅決杜絕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家長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學校實行的關于“雙減”課堂教育教學、作業布置、五項管理等方面的舉措,定期向家長問卷調查,了解家長的教育思想動態、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和反饋,對反映出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引導家長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努力形成減負共識,共同為我校“雙減”助力。
實施“雙減”以來,金月完小嚴格執行新的評價方案,一、二年級不組織紙筆考試,對學生語文拼讀能力、閱讀能力,數學口算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及音、體、美、勞等學科進行綜合素養考查,并結合學生本學期平時作業中的家務展示、體育鍛煉等方面,對該生進行等級綜合評定。
三、矢志篤行“邁”新步:師當弘毅,任重道遠
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金月完小將會承載著這份力量和責任繼續努力前行。“雙減”事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同時也是廣大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們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雙減”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堅持素質教育,深化教改,多措并舉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豐富課后服務供給,努力幫助家長解決放學后接送學生的實際困難,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當然,新事物難免帶來新“焦慮”。“雙減”后學生如何實現全面發展,家長如何配合?教師如何適應教學新情況,學校如何落實好政策?這些問號,都需要審慎的方案、積極的心態以及更好的協同來拉直。這必然對學校的管理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責任心提出更高的要求。“減”字背后,家長最期待的“增”,就是教育質量的提升。而家庭作為人生第一所學校,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需要真正擔負起責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校一道攜手呵護他們走好人生之路。
未來,讓每一個學生接受公平高質的教育,營造出良好的教育生態,將是教育工作者在新時代的使命。“雙減”落地,讓孩子做自己,讓家長不焦慮,讓學校升體系,讓教育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教育不只是“注滿一桶水”,而是“燃起一團火”。“莫道今年春來早,明年春色倍還人”,今后我們將邁起更穩健的步伐,不斷豐富“五育”內涵,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建立美美與共的學習氛圍,在教育生涯里,用愛和溫暖不斷續寫我們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