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區大立實驗小學創辦于1958年,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雙減”背景下,學校充分認識到構建勞動教育體系的重要意義,樹立"從知識到實踐,從課程到活動,從課本到生活,在勞動中成長,回歸教育本位"勞動教育理念。讓勞動教育不再停留于出出力、冒冒汗,而是從體能、智能、技能多維度,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的綜合育人價值。“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校成立以校長為核心的勞動教育工作小組,組建骨干教師團隊,深入挖掘勞動教育內涵,圍繞"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工作思路,開啟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的以"一育"帶"全育"的"五育"融合路徑的勞動教育探索之路。
一、家校社合力,根植勞動之種
我校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新路徑,初步搭建了以"學校+班級日常勞動、家庭+日常家務勞動、學校+社區實踐勞動、學校+勞動實踐基地"為脈絡的"一體四翼"勞動教育模式,把勞動教育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學校搭建勞動平臺,做到勞動教育常態化。
一方面:我校抓日常勞動,主要通過快樂晨掃、精細午檢、放學值日以及周五大掃除等方式將日常勞動做扎實。
另一方面:我校開展了主題特色的勞動教育。利用元旦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開展的系列活動,來激發了孩子們的勞動興趣,規范孩子們的勞動技能,真正做到了學校勞動教育常態化。
家庭助力勞動教育,做到家務勞動日常化。
一方面:我校為孩子制定家庭勞動任務清單。并讓孩子在家進行勞動好習慣打卡。孩子們在家務勞動過程中進行評價和反思,吸取家長的意見,促進勞動習慣的養成。
另一方面:家長通過帶領孩子進行自我服務的簡單勞動來培養孩子們勤勞自立的美德,服務家人的暖心勞動來培養孩子們的感恩意識。
社會拓展體驗空間,勞動實踐多樣化。
一方面:帶孩子走進戶外農場。走進研學基地開展勞動實踐活動。讓其成為高質量的勞動教育"課堂",讓勞動教育真實發生。
另一方面:讓孩子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助力“雙減”落地,為學生成長賦能。
我校面向全體學生,構建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網絡,開啟全景互動的勞動教育新空間。
二、學科巧融合,培育勞動之花
勞動教育是一個教育綜合體。新課標指出:中小學要在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等學科教學中,有重點地融入勞動教育;通過多學科深度融合,培養學生勞動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
我校根據課標將勞動教育滲透到語文學科中,讓學生的觀察和作文有了源頭活水。將勞動教育滲透到美術學科中,讓學生的手工作品和繪畫作品有了靈氣。將勞動教育與科學學科相融合,巧手變廢為寶,美好接踵而至。學校還將勞動教育與數學學科相融合,學生的思維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我校創新勞動教育+學科融合,挖掘勞動教育點滴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勞動教育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
三、基地為依托,采擷勞動之果。
2021年12月1日我校成立了"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帶領學生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勞動體驗學習。
基地建設初始,我校實驗班的老師們集思廣益謀方案,緊接著聘請了衡陽市勞模給孩子們進行種植知識講座。有了知識的引領,孩子們有目的搜集資料,制定種植計劃,在基地勞作中,孩子們體會到勞作的辛苦,農民的不易。豐收季,孩子們采摘蔬菜,碩果累累。學期末評選出的"勞動基地示范班""勞動實踐之星"讓孩子們、老師們干勁十足。
我校帶領孩子從作物種植、基地管理、觀察記錄、采摘收獲、售賣烹飪的閉環式勞動教育過程中,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和勞動者的辛勤付出!讓勞動基地成為孩子們實踐的樂園。
四、反思勞動教育成效,不負“雙減”好時光
新樣態下的勞動教育實踐主題突出、參與面廣,活動不僅具有連續性和交互性,更有接地氣、有人氣、強底氣、顯朝氣四大優勢:
1.學科聯動接地氣。“雙減”下的勞動實踐教育課堂不再是零敲碎打,而是有計劃地開展多層次活動,讓學生在充分感受、體驗、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學科活動,或讀、或寫、或畫、或研,進行多種形式的能力訓練。
2.全員參與得人氣。活動除了學生和老師外,還有借助"校外資源引入校內"渠道,邀請家長、老手藝人、校外老黨員等共同參與。每個學生既是參與者、受教育者,也是活動的組織者、推動者,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與校外人員互動,提升社會關注度。
3.拉升標桿強底氣。綜合性勞動實踐教育有兩大明顯提升:一是從單次活動向項目化活動的思維轉變,使得視野更寬,活動更系統;二是活動順勢而為,緊扣“雙減”和"勞動教育"兩大主題,將作業減負和勞動實踐有機融合,讓教育減負又提質。
4.彰顯品牌顯朝氣。“雙減”下的勞動實踐教育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全面提升了學校特色文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增強了師生的責任感和自豪感,激發了校園品牌新活力。
教育家于漪老師說:"勞動教育可樹德、增智、健體、潤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他們創造色彩斑斕的童年"我校將緊跟時代的發展,以勞動教育為抓手,不斷挖掘勞動教育的內涵,創新勞動教育的課程內容和評價形式,譜寫勞動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