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衡陽市教育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教育實際,堅持以普法教育為先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依法治教為重點,以行政執法為手段,深入推進教育依法行政,努力提升依法治教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為全市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現就2024年我局法治建設工作報告如下:
一、堅持黨的領導,提升法治素養
(一)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組建市直教育系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宣講團,局黨組班子成員根據聯點制度深入校園開展集中宣講活動,實現宣講全覆蓋。全年,市教育局班子成員、副處以上領導先后到聯點市直學校宣傳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20余次。市教育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工作經驗在全市作典型發言,并被市委宣傳部評為全市縣處級以上單位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先進單位。
(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教師培訓重要內容,學習憲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教育工作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教師樹立法治觀念,依法施教。1月25日,邀請了衡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平安辦主任朱建社圍繞"利劍護蕾·雷霆行動"、防性侵、校園安全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作專題講座。
(三)切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局主要負責同志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將法治建設納入教育工作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任務。4月23日,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程少平在市委依法治市2024年第一次會議上報告了一年來的法治建設履職情況,在匯報工作成績的同時又直面問題、見人見事。
二、抓實重點任務,著力依法執政
(一)持續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完善領導班子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三重一大"事項必須經過黨組會議集體研究決定,討論情況和決定如實記錄、完整存檔。嚴格執行教育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要求,提高行政決策質量。
(二)扎實開展教育執法。持續加大重點領域監督執法力度,動態維護"雙隨機、一公開"一單兩庫信息,重點對民辦教育、校外培訓、校服管理、校園食品安全和校園安全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聯合公安、市監、消防等部門開展集中專項整治。及時處理關于違規補課和亂收費的投訴,嚴查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規范中小學校幼兒園辦學行為,推動依法治校落到實處。推進“放管服”工作,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制定《衡陽市教育局行政處罰"三項清單"》(2024【68】號),依托"雙隨機、一公開"平臺,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迎接長江經濟帶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情況評估,得到領導好評。開展教育系統案卷評查,省教育廳抽查全市教育系統6本案卷,合格率100%。市教育局被評為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年度考核優秀單位和衡陽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先進集體,甘晉源被評為衡陽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先進個人。
(三)發揮法律顧問參謀助手職能。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聘請法律顧問陳西岳同志,參與教育重大行政決策、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重要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論證、合同協議起草審查、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以及處理行政訴訟和仲裁等法律事務,及時提示法律風險并做好有效防范。
(四)提升執法人員素養。組織局機關在編在崗人員積極參加執法資格考試,組織開展執法人員專門培訓,重點學習教育法律知識,增強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提升教育執法專業化水平。2024年局機關13名干部報名參加行政執法考試,通過率84.6%。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組織開展行政執法能力培訓不少于60學時,不斷提升執法人員專業素養和履職能力,增強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的證據意識、程序意識、規范意識,促進行政執法工作規范化、法治化。
(五)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抓好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設,對政務服務事項辦事程序和標準全部公開透明,在市教育官網及時發布教育領域重大政策、熱點問題以及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工作事項,積極向群眾宣傳解讀教育政策,進一步提高教育領域透明度。
三、推進依法治校,激發治理活力
(一)優化學校法治治理水平。推進中小學校推進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全市中小學校聘任的1763名法治副校長均按要求開展普法進校園活動,主要做法被省教育廳通報表揚。深入推進依法治校建設工作,3所學校參評"省依法治校示范校",1所學校被推薦參評"全國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強化法治教育標準。組織35萬余名中小學生參與"學憲法講憲法""憲法晨讀"、"憲法小衛士"行動計劃等,衡陽市教育局被省廳評為優秀組織單位。組織師生參加市委政法委組織的"我和我的法治故事"演講比賽,市六中廖鵑老師獲市二等獎,市教育局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全面落實執法公開制度。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力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效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在未成年人保護宣傳月中,聯合市司法局、團市委、公安等部門深入開展"利劍護蕾"行動,持續深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社會環境和法治環境,推薦市華新實驗中學和衡州小學申報全國文明校園。
2024年,市教育局針對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出臺規范性文件完善政策體系,加強部門協同執法和人員培訓,不斷豐富普法形式和內容。在本年度教育法治工作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法治副校長作用發揮不夠。部分法治副校長未落實《關于進一步落實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未在任職學校面向學生和教師開展每年不少于4課時的法治教育課,參與學校規章制度審核等工作較少。二是法治建設專業力量不強。機關法制審核人員占執法人員比例未達到5%以上,局機關取得行政執法資格證的有44人,但承當法制審核的科室只有1名法制審核人員。三是教育法治信息化程度不夠。教育治理應緊跟時代發展趨勢,主動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升教育法治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已成為教育治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025年,市教育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錨定法治政府建設重點任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黨對教育系統法治建設的全面領導,加強規范性文件的審批,強化合同審核管理,提升局機關依法行政水平;二是持續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創建工作,完善中小學章程;三是加強教育系統普法宣傳和培訓工作,創新開展法治宣傳實踐活動,切實提升教育系統干部師生法治思維和法治工作能力水平,真正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促進教育系統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辦學,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