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易秋紅 歐陽向前)近日,湖南大學"彩虹支教團"走進衡陽縣曲蘭鎮曲蘭中學,開展了為期十天的大學生"三下鄉"特色支教實踐活動,為當地學生帶來了別樣的暑期體驗。
本次支教課程以趣味實驗為亮點,通過生活化的實驗項目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同時開設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指導排練《夜空中最亮的星》等合唱曲目,組織以"培養興趣是否要順從父母意愿"為主題的辯論賽,設計"貼燒餅"等趣味體育活動,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營文藝匯演中,合唱《世界贈予我的》、獨唱《我愛你中國》、詩歌朗誦《月光下的中國》、非遺抖空竹、舞臺劇、魔術、吉他彈唱等豐富多彩的節目,讓人耳目一新,贏得了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參加活動的當地400余位政府工作人員、師生、家長紛紛感言,湖南大學本次支教活動彌補了鄉村教學的短板,增強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為孩子們推開了"看世界的窗",為鄉村教育注入了青春活力。
支教隊隊長李雨潔說:"在曲蘭中學的每一天都閃著光,孩子們在實驗里的好奇、合唱時的專注、辯論賽的鋒芒、操場上的汗水,讓我們感動,也促使我們成長。這十天在學生心里播下熱愛與探索的種子,我們也會把這段經歷化作持續關注鄉村教育的動力。"
此次支教不僅是高校學子深入了解鄉情、服務基層、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平臺,更是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鄉鎮輻射、促進城鄉教育交流的一次積極實踐,雙方在共同探索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實現了資源共享與互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