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陶宇蒙 王蘇)7月15日,由共青團衡陽縣委、縣委社會工作部、三湖鎮、井頭鎮、湖南師范大學"三下鄉"團隊、中南大學"三下鄉"團隊等聯合開展的"12355青春自護·平安暑期"暨"雁回衡陽"返家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分別在三湖中學和清潭中學啟動。
今年"12355青春自護·平安暑期"活動以暑期陪伴班為主要形式,通過興趣課堂、心理輔導、安全教育、學業輔導、體育鍛煉等形式,幫助青少年充實暑假生活,掌握自護自救技能。
在三湖鎮三湖中學,湖南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三下鄉團隊以"七彩假期"公益課堂為載體,設計"素質教育+心理關懷"特色課程,如心理健康教育、藝術美育、趣味實驗等,激發青少年學習興趣與潛能。結合三湖鎮本地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文化浸潤童心"系列主題活動,如"三湖紅色故事會"、講述衡陽革命歷史、邀請老黨員現場分享。穿插各類趣味活動,如影子小劇場、"小鬼當家"跳蚤市場、"荒島求生"團隊挑戰等。設定情緒關愛周,讓同學們有自己的"守護天使"計劃。
中南大學星火計劃實踐團隊以"學業輔導+體育鍛煉"為核心,在井頭鎮清潭中學精心構建一個動態平衡的成長生態系統。每日固定時間段聚焦學業輔導,通過"目標拆解法"幫助學生們高效攻克學習難點,并且采取"彈性規劃、科學配比"原則,每日穿插"體能一小時"的戶外運動,讓學生們在操場上能夠盡情的揮灑汗水及釋放壓力。
衡陽團縣委、縣委社會工作部為本次活動提供了排球架、羽毛球拍等體育用品以及教學用具若干。這些物品的投入不僅為活動注入了實實在在的支持,更傳遞出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深切關懷,助力他們在運動中錘煉意志、增強體魄。
本次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緊密結合鄉村實際,因地制宜制定活動方案,創新"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內容,挖掘鄉村特色,豐富活動形式,提高活動力度,引導廣大青年學子積極參與活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