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農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惠農政策清楚明白,根據《湖南省鄉鎮財政管理條例》、《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惠農補貼資金發放管理的通知》(湘財辦〔2012〕21號)和《關于全面推進惠農補貼“一卡通”安全數據交換平臺的通知》(湘財鄉〔2015〕3 號)精神,近期,省財政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省農業銀行、省郵政儲蓄銀行、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五家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管理的通知》(湘財鄉〔2017〕8號)。本期將解讀我省最新惠農補貼政策。
一、相關政策
(一)建立“三位一體”管理模式。開發并部署使用惠農補貼“一卡通”安全數據交換平臺,建立了部門錄入、銀行支付、農戶查詢“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確保惠農補貼資金高效、快捷、安全發放。
1、實施財銀數據交換系統。財政部門通過補貼系統直接向銀行發出支付指令,自動發放到農戶賬戶,避免手工操作造成誤差。
2、建立部門接口、完善審核機制。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補貼數據的錄入,財政部門負責審核,明確職責,健全審核制度,防止補貼資金截留挪用。
3、在代發銀行的網點設立補貼查詢觸摸屏自助服務終端。目前,省內代發銀行網點已部署185臺補貼查詢觸摸屏自助服務終端,農戶只需將二代身份證貼在觸摸屏上或輸入本人補貼存折賬號即可查詢所有補貼數據,并可打印查詢數據。
(二)一卡一折(單)升級為兩卡兩折。根據省委關于制定“貧困群眾得實惠明白卡”的指示精神,省財政廳等相關部門于2017年9月20日召開全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管理電視電話會議,對惠農補貼卡折調整升級工作進行了整體部署,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惠農補貼發放由一卡一折(單)升級為兩卡兩折,即湖南省惠農補貼明白卡(折)和湖南省扶貧補貼明白卡(折),兩者統稱惠農補貼“一卡通”。其中,惠農補貼明白卡(折)升級完善后由原有銀行發放,專門用于發放普惠制的惠農補貼;扶貧補貼明白卡(折)由原有銀行增發,專門用于發放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扶貧補貼。
2、把銀行折上的摘要寫明白,每筆補貼項目名稱的簡寫摘要從兩個字擴展到4個字以上或補貼項目全稱。
3、把惠農補貼折與一般銀行折區分開來,對三家金融機構代發的惠農補貼的銀行折進行了統一規范。
4、對每筆補貼資金發放業務由代發金融機構即時免費提供補貼項目、金額等內容短信提示服務。
二、相關要求
(一)明晰責任分工
1、業務主管部門及所屬鄉鎮站所主要負責采集并核實、提供補貼對象基礎信息,錄入、匯總、審核、修改補貼發放基礎數據,按照規定的形式、內容、時限做好惠農補貼資金發放的公開公示,建立健全補貼資金發放管理臺賬。
2、各級扶貧部門要明確界定扶貧補貼項目,及時函告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并根據政策調整適時更新,負責采集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基本信息,并在惠農補貼發放軟件系統中錄入、審核等工作。
3、代發金融機構要負責落實財銀數據聯網全省覆蓋,按照規定的代發銀行代碼和補貼項目代碼進行有序發放,并嚴格執行身份證激活制度。
4、財政部門主要負責對業務主管部門錄入報送的補貼發放數據進行程序性復核,不得對補貼發放數據進行錄入、修改,補貼發放相關工作應由兩人以上進行審核把關。鄉鎮財政所負責本鄉鎮惠農補貼資金發放對象基礎數據的錄入、修改、變更工作,督促業務主管站所對有關信息進行公開公示。
(二)嚴格規范操作流程。按照基礎數據管理、補貼發放方案制定、補貼數據采集及公示、補貼數據審核、補貼資金發放等程序嚴格執行。
(三)強化公開公示。在采集惠農補貼基礎數據時告知;通過村務公開欄公開;強化村組長的責任意識;針對個別特殊情況的農戶,主動上門告知;通過惠農補貼資金語音查詢系統公開;通過補貼查詢觸摸屏自助服務終端公開。
(四)嚴明紀律要求。嚴格遵守“五個嚴禁”和“四個不準”的紀律要求。即:嚴禁以各種理由扣押農民個人“一卡通”卡折;嚴禁改變補貼資金的使用方向;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補貼資金;嚴禁用補貼資金抵扣農民應交的各項費用;嚴禁滯留資金,拖延補貼兌現的時間。不準虛報冒領;不準暗箱操作;不準降低標準;不準以“一事一議”或公益性事業等名義坐支補貼資金。對監督檢查中發現違反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政策規定的行為要嚴格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進行處理,并追究當事人和責任人的責任,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要依照法律程序移交司法機關。
鄉財管理科
毛文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