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202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開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發揮財政政策引導帶動作用,2025年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給予財政貼息”。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財政部牽頭制定了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于7月31日經國務院第6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一、《方案》解讀
對居民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實施貼息政策,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實施,也有媒體稱之為消費貸款領域的又一次“國補”,可以說是非常形象的,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擴大消費的重視程度。兩項貼息政策從惠民、利民出發,在支持領域上充分考慮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需要,所以工作流程力求簡潔高效,以突出人民性和普惠性。
一是補貼方式更精準。與以往補貼政策主要支持投資端和供給端不同,這次中央財政會同相關部門,從消費的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發力,力求實實在在地惠及千家萬戶,而且重點是消費領域。其中,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打破了以往對整筆貸款貼息的慣例,精準地支持其中用于消費的部分,真正惠及有消費意愿的借款人;經營主體貸款貼息則精準用于改善相關主體經營狀況。為了提升他們的服務消費水平,在操作上,貸款經辦機構按期收取貸款利息時,直接扣減應該由財政承擔的貼息資金,讓廣大消費者和經營主體能夠及時享受政策紅利,同時不增加他們任何額外的操作環節,這樣能夠提高老百姓的便利度,讓大家更方便,所以體現的是方式上更加精準。
二是支持消費更有力。與以往直接財政補貼相比,兩項貼息政策的特點是和金融政策協同發力,來發揮公共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費領域,以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的活力。做個簡單的測算,如果按照1%的貼息比例,意味著1塊錢的貼息資金,有可能帶動100塊錢的貸款資金用于居民消費,或者是消費領域服務業的供給,所以這是一個公共資金和金融工具的結合產生的撬動效應。
三是惠及范圍更廣泛。為擴大政策的覆蓋面,兩項貼息在政策的設計上充分體現了普惠性,全面覆蓋居民日常消費和各類群體,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覆蓋領域方面,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支持對象既包括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也涵蓋了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大額支出領域,最大限度地滿足老百姓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則涵蓋了8大消費領域,以支持相關主體改善經營、提高消費服務的水平。在覆蓋群體方面,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依托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經辦機構,充分發揮其差異化產品和客戶群體的優勢,既覆蓋了以工資性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工薪階層,也能夠惠及收入波動較大的靈活就業人員;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則涵蓋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等各類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可以說,這兩項政策廣泛覆蓋了各類消費者和廣泛的消費領域,為大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四是貼息流程更高效。為減輕借款人辦理的負擔,提高政策實施效果,兩項貼息的資金測算、申請、撥付等工作主要集中在貸款經辦機構和地方政府部門。與常規貸款辦理流程相比,個人消費貸款借款人主要是需要授權經辦機構識別相關貸款賬戶的交易信息,用于貼息資金的測算。兩項貼息政策涉及的貸款利息扣減、貼息資金申請等工作均由經辦機構來負責,借款人無需額外的操作。
二、政策速覽表
內容 | 個人消費貸款貼息 | 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 |
對象 | 居民個人 | 餐飲、養老、旅游等8類企業 |
實施時間 | 2025.9.1-2026.8.31 | 2025.3.16-2025.12.31(簽約貸款),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 |
貼息方式 | 按貸款本金年貼息1% | 按貸款本金年貼息1% |
額度上限 | 單人在單機構累計貼息最高3000元(單筆5萬元以下的累計貼息最高1000元) | 單戶享受貼息最高1萬元(貼息的貸款規模最高100萬元) |
資金來源 | 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分別承擔貼息資金的90%、10% | 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分別承擔貼息資金的90%、10% |
支持領域 | 單筆5萬元以下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 | 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游、體育等8類領域 |
貸款經辦機構 | 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 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5家其他個人消費貸款機構 | 3家國家政策性銀行 18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
貼息流程 | ①貼息資金預撥 ②貼息貸款結息 ③貼息資金申請 ④貼息資金撥付 ⑤貼息資金清算 ⑥貼息資金監督 | ①貼息資金需求申請 ②貼息資金結算申請 ③貼息資金結算 ④貼息資金撥付 ⑤貼息資金清算 ⑥貼息資金監督 |
局政策研究室
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