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衡陽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發布時間:2022-04-27 16:43
衡陽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2年工作要點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我市"聚力中心化攻堅年"。為做好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工作,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全市"兩會"安排,立足我市工作實際,現制定2022年工作要點如下。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和在湖南調研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以人民為中心,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著力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推進城鄉治理標準化,打造"五個城管",以創新驅動發展、用智慧賦能未來,為我市奮力推進"三強一化"建設、加快建設國家區域重點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城管人的新貢獻,以實干實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二、主要任務
按照上述總體思路,2022年要重點抓好十件事。
(一)推進城鄉治理標準化建設。以城鄉治理標準化為統攬,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推進城區治理標準化建標達標工作。抓緊推動第一批標準內容在城管領域全面施行、達標以及第二批標準內容的建標、達標工作,精準制定道路清掃養護、園林綠化維護、背街小巷保潔等標準,逐步完善城區治理標準化指標體系。推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聚焦路域治理、燃氣安全、共享單車停放、"門前三包"等重點難點、亂源亂象問題,深入開展環境革命、樓道革命和管理革命。常態化開展民生實事"五心工程"。大力開展城管志愿服務、城管開放體驗日、社區樓棟懇談、"敲門行動"等活動,持續推進"晨鐘暮鼓"督導、"基層黨建+城鄉治理標準化"。
(二)全面開展爭先創優工作。功在平時、勝在平常,扎實抓好省真抓實干激勵、單項重點工作。推進城市管理智慧增效。全面加快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整合城市運行管理服務相關數據、信息系統,力爭2023年底前全面建成城市運管服平臺,實現城市運行管理"一網統管"目標。大力推進城市供水提質。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完成水平衡測試,加大城市供水設施、供水管網建設改造力度,完善供水管網分區計量和消防栓分色管理,推動縣市將城市供水管網向周邊鄉鎮(農村)延伸。推進城鄉污水治理工作。繼續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加快江東污水處理廠以及縣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建設。推進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設施建設。提升城管綜合行政執法水平。鞏固深化"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建立市本級城市管理執法人員管理信息子系統,實行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衡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宣貫工作。
(三)大力推進智慧燃氣建設。開展燃氣建設三年行動,落實底線工作"五全一常態"機制。加快智慧燃氣平臺建設。年內建成"智慧燃氣"平臺,實現實時感知城市燃氣系統的運行狀態,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燃氣系統的整個生產、輸配、服務等流程。加強城鎮燃氣安全監管。推進餐飲用戶安裝燃氣濃度報警裝置。扎實開展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到年底前,實現灰口鑄鐵、帶病服役管道及占壓管道等情況清零。穩步推進供氣城鄉一體化。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啟動周邊城區管道燃氣供氣空白區域特許經營招標。繼續推進燃氣下鄉。
(四)推進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建設。以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實驗基地建設為契機,提高城鄉垃圾治理能力和水平。完成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建設任務。加快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實驗基地應用場景搭建,基本完成高新區、石鼓區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建設,探索打造智能社會治理的"衡陽模式"。大力推進衡陽市垃圾分類系統工程項目建設。統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點、智能分類垃圾收集站建設,推進垃圾收轉運設備采購及更新升級和環衛設備采購。抓好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加快推進城鄉垃圾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完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調規。推動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推動污泥處置中心年底前建成投運。加快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全市完成新建鄉鎮垃圾中轉站15座。
(五)開展解決"停車難"問題三年行動。著力解決重點區域停車難的問題,扎實辦好2022年民生實事。推進停車場及智慧停車系統建設。先行啟動平湖公園、岳屏廣場路外停車場及智慧停車誘導系統建設,年內完成投資1.95億元,新增城區停車位2000個以上。盤活城區停車設施存量資源利用。啟動城區路內公共停車資源階梯式差別化停車收費。繼續推動機關事業單位及公用企事業單位在周末和節假日內部停車位對外免費開放。加大路內機動車違停的整治力度。牽頭起草《衡陽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草案)》。進一步優化路內機動車執法勤務模式,加大路內機動車違停執法整治力度。
(六)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從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高度出發,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鞏固環保問題整改成果。鞏固拓展市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衡陽縣利達生活垃圾填埋場環保問題整改成果,圓滿完成掃尾工作,順利通過整改"回頭看"。盡快啟動市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全量化處理項目。扎實推進反饋問題整改。認真抓好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涉及我局共性問題的整改。推動常寧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按照整改方案時間節點完成整改。完成衡南縣三塘老垃圾場滲濾液收運不及時等問題整改。持續抓好揚塵污染治理。嚴格渣土管理"6個100%"規定,實行建筑工地揚塵防治"十嚴禁"。加大渣土揚塵污染執法力度。全面實施"兩掃全保"滾動作業,繼續實施"以克論凈""一米工作法"。
(七)實施城市環境提升行動。落實"一花一木總關情、一路一燈含用心、一樓一店出風格、一步一景顯文化"要求。加強全市園林綠化工作水平。大力實施城市綠化"增量提質""增花添彩"行動,打造城市節點綠化景觀亮點,提升道路綠化花化彩化美化效果。完成"城市驛站"建設任務。加強對"城市驛站"建設的統籌協調、督促指導、驗收等工作,全面完成全市72座建設任務。完成"智慧燈桿"試點建設。完成先鋒路"多桿合一智慧燈桿"試點項目建設,同步建成衡陽市多功能智慧燈桿運營管控平臺,實現與城市智慧化聯動應用同步。積極推動主題文化公園打造。推動石鼓書院、岳屏公園、南郊公園主題文化公園打造。鞏固西湖公園、岳屏公園等黑臭水體治理成效。以"繡花功夫"開展公園廣場"微改造"。
(八)建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力開展城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再立新功,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加大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力度。加強市政公用、建筑市場、房產、戶外廣告、園林等領域執法,督導加大城市環境衛生綜合執法整治力度。嚴格規范共享單車停放管理。落實《衡陽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規范管理實施意見(試行)》,健全運營準入、獎懲和退出機制,著力構建"總量適當、投放有序、管理規范、方便出行"市場秩序。全面凈化城市空間視覺效果。開展城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規范提升專項行動,全域推廣開展路燈桿寄桿設施整治行動,確保城市空間環境整潔有序。
(九)政治建隊鍛造城管鐵軍。著力打造一支聽黨指揮、社會認可、群眾滿意的新時代城市管理鐵軍。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攬。強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持續推進"以案促改"學習教育,始終確保城管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方向。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指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城市管理工作的奮斗目標,為人民管好城市。堅持以紀律約束為保障。增強紀律教育實效性,抓實日常監督,鍥而不舍糾正"四風"積弊,重拳懲治執法過程中的"微腐敗"。堅持以素質建設為支撐。開展城管隊伍"能力素質提升年"行動,組織開展"素質大提升""崗位大練兵""技能大比武"。
(十)從嚴從實推進黨的建設。全面深化黨風廉政建設,以黨的建設生動實踐向黨的二十大獻禮。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圍繞吃喝風反彈回潮、"小鬼難纏"、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項目審批、項目落地和惠企政策落實,大力開展"庸懶散慢亂浮"問題專項整治。開展財務收支內部審計。抓好市委巡察整改。把抓好市委巡察問題整改作為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積極支持配合市委巡察,坦誠接受監督。對巡察組反饋的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方案,逐項抓好整改落實。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深入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進黨支部"五化"增星,鞏固提升支部"五化"建設成果。開展清廉機關、"三表率一模范"機關建設和省級文明單位創建。充分發揮"兩個作用"。持續推進"基層黨建+"走深走實,推進臨時黨支部建設。推動黨員志愿服務常態化,鞏固"衡陽群眾"品牌創建成果。
三、工作保障
(一)提高城市管理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城市管理搞得好,社會才能穩定、經濟才能發展"要求,進一步提高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思想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在改善城市秩序、促進城市和諧、提升城市品質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二)強化行業指導監督協調。做好市區兩級事權、財權體制改革。加強對縣市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工作的業務指導、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加強對縣(區)、鄉鎮(街道)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建設的指導、監督、考核,出臺監督考核辦法和有關標準,考核結果定期向縣(區)人民政府通報。開展全市城管領域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和城鎮燃氣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檢查。
(三)更加突出規劃引領功能。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市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組織開展鄉鎮(含農村)燃氣、環衛設施(含生活垃圾設施、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渣土消納場)、城市照明、戶外廣告等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編制,年內完成城鎮燃氣發展專項規劃,明確發展策略、具體任務、責任主體和實施進度,健全形成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有機銜接的發展規劃體系。
(四)全面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信息宣傳報道工作機制。依托局網站、微博、"衡州城事"公眾號、抖音等網絡平臺和衡陽日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對城管業務、黨建工作等進行全方位宣傳報道,善用群眾語言,采取生動鮮活的表達方式,推出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深度報道和新聞策劃,講好衡陽城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