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目前正值夏季,是人們休假、避暑、休閑旅行的高峰季節,有許多災害常發生在夏季,我們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掌握自然災害應急自救常識,盡可能地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對夏季常見的對人的生命危害較大的高溫、暴雨、雷電、臺風、風暴潮、巨浪、海嘯、洪災、泥石流、滑坡、山洪、草原或森林火災等災害的防范和應對知識作些簡單介紹,希望廣大讀者從中受益,一旦遇到這些災害,能冷靜、恰當地處置,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損失。
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它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生產,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生頻繁、災害種類甚多、損失十分嚴重的國家之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暴雨、臺風、雷電、暴雪、干旱、高溫、冰雹、龍卷風等。
為防御氣象災害,減輕它帶來的損害,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氣象臺會適時發布預警信號。預警信號由名稱、圖標、標準和預防指南組成,目前共有臺風、暴雨、高溫等16種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快來認識常見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吧!
當遭遇臺風、暴雨、暴雪、雷電等自然災害時,該如何正確應對呢?記住下面的要點提示就明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