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是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重要空間,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5年7月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市工作的總體要求,部署了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對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等作了強調。從歷史經驗看,給城市安全帶來風險和威脅的主要有兩大因素,一個是戰爭、沖突,另一個是自然災害。想要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既要防范平時的自然災害,又要做好戰時防護準備。根據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關于“轉變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統籌協調”的要求,依據國防法關于“國家堅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平衡、兼容發展”的規定,應統籌做好城市防護和防災準備,以城市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具體講,應做到“六有”。
一要有建設“護城河”的觀念。“城者,所以自守也。”歷史上,高聳的城墻與寬闊的護城河是城市的標配,目的是保護城中居民免受敵軍屠戮、規避兵燹之災。雖然現代城市不再環城掘河以自守,但天下并不太平,城市的防護功能決不可自我放棄。同時應看到,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而不少城市依山而建、因水而興,防火、防震、防汛等任務繁重。在這種情況下,應著力打造與城市安全需求相適應的“護城河”,運用人力、物力、技術、信息等資源,為城市筑起堅固的安全屏障。
現代戰爭進入“發現即摧毀”的“秒殺時代”,自然災害突發性的特點也很明顯。強化城市戰時防護、平時防災的觀念,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期任務,不能臨渴掘井、得過且過,而應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二要有融于“一張圖”的規劃。規劃是建設的龍頭。城市戰時防護、平時防災準備,涉及軍隊、地方兩大體系,關聯國防建設、經濟建設兩大領域,想要防止“各搞各、兩張皮”,必須抓好戰略規劃、搞好頂層設計。應以各地編制“十五五”規劃為契機,推動城市防護建設、防災準備兩項工作一起籌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通過融于“一張圖”,下好“一盤棋”。
我國古人就曾探索一項工程兼顧防敵防災兩項功能的可行之策。比如,在河北保定境內,至今保存著約50公里的易水長城遺址,這是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當年沿南易水北岸修筑的,兼具防御敵軍、防范洪水的雙重功能,是平原地區長城的典型代表。今天的物質條件、技術水平不知比過去強多少倍,更應該在防護防災一體化上大有作為、闖出新路。
三要有“落一子活全盤”的抓手。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統籌做好城市防護和防災準備,既要提出基本原則,又要推出具體舉措。一方面要善于取他人之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幾年前東南沿海某市建成的“東海云廊”,既是汛期城區泄洪的主渠道,又是防范敵人空襲的防空洞,還是市民群眾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實現一項投入、多項效益,值得學習借鑒。此外,一些城市結合“10分鐘鄰里生活圈”“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打造快速疏散隱蔽體系的做法也值得推廣。
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自身潛力。應根據所在城市資源稟賦和防護防災準備的需要,按照平戰結合的要求,研究引進兼具時代特點、地域特征的項目,探索具體管用的方法路子,以此把軍地雙方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各方面的資源統籌起來。
人民城市人民建,統籌做好城市防護和防災準備不是哪一個部門的事,而需要各單位齊抓共管、并肩上陣。國防動員法明確規定:“軍事、經濟、社會目標和首腦機關的防護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會同軍事機關共同組織實施。”應依據法律法規,把城市防護、防災準備各項工作分解到各級、各部門,做到“千鈞重擔人人挑,個個肩上有指標。”
四要有智慧賦能、治理增效的方法。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著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大力推動城市“治理增效”。按照這一要求,統籌做好城市防護和防災準備,首先要“心中有底數”。結合城市大腦、智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信息量大、可視化程度高的國防動員潛力數據庫,摸清城市防護防災準備底數,據此制訂行動方案、完善工作計劃,為實施決策提供有力依據。其次要“手中有利器”。對科技含量高、使用效果好的防火、防震、防洪等先進設備預儲預征,增強防護防災的能力和底氣。再者要“一線有隊伍”。組織民兵廣泛參與韌性城市、韌性社區建設,助力基層形成妥善應對、快速處置戰爭災害和自然災害的能力。
五要有能夠建言獻策的高參。“一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開闔之門。”統籌做好城市防護和防災準備有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在同級地方黨委擔任常委的軍事機關主官,要能夠當好參謀、獻出良策。目前各地黨管武裝工作制度普遍健全、日趨完善,“武常委”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及時了解掌握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狀況,對城市工作開展情況特別是應急方面的需求做到胸中有數。在此基礎上,根據軍事斗爭準備需求,科學籌劃城市防護和防災準備工作,繪出兩項工作的“等高線”,找出二者的“契合點”,及時向地方黨委提出合理化建議,推動工作實質性展開、高標準落實。
六要有務實求實的工作作風。統籌城市防護和防災工作,做的是準備、出的是“潛績”,應對的是危險,保護的是群眾,必須嚴格落實要求、堅持一流標準,既要下繡花功夫、處處精雕細刻,又不能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同時,還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打好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用經得起時間、實踐、實戰檢驗的業績,為人民群眾打造安居樂業的可靠之城、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