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通過市長信箱咨詢:請問衡陽709工程宣傳長廊的具體地址在哪里?我對我市的"地下長城"防空洞的歷史非常感興趣,尤其在看過《衡陽人防工事探尋》視頻后,更是非常向往,希望能實地參觀一次。也 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偉大工程,并實現參觀愿望。
接到這封飽含熱忱的咨詢信,衡陽市國防動員辦公室當即回應:馬上安排!
7月11日,炎炎夏日擋不住探訪的腳步,衡陽市"709"早期人防工程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某夏令營的小學生和家長們自發組團前來參觀,現場接受國防教育。
市人防工程質監站負責人化身"歷史講解員",為這批特殊的客人揭開上世紀的那段塵封的歷史,生動講述"709"人防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孩子們和家長走進工程內部,被眼前的景象打動了:歷經半個多世紀,這里的地下人防工事依然保存完好,仍具備一定戰備功能;墻上懸掛的一幅幅老照片,定格著當年挖掘工事時的生動場景,訴說著那些感人至深的建設故事。直觀的體驗與鮮活的歷史,讓在場所有人心中都升騰起關心國防、支持國防建設的強烈意識。
作為衡陽市最早成規模的人防工程,"709"工程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
凈寬2米、高2.3米,全長3670米,有房間63間、進出口16個,總面積7050平方米。其范圍西起鳳娥嶺,東至湘江之畔,南抵雁峰山,北達石鼓嘴,如一條"地下長城"蜿蜒于城市之下。它不僅承載著中蘇邊境沖突后,中國人民保家衛國、敢于抗爭、無懼核戰的堅定決心與不屈勇氣,更是衡陽人民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以敢為人先的擔當與國運休戚與共的珍貴歷史見證。
如今,當孩子們的腳步踏足這片凝聚著先輩心血的土地,當稚嫩的目光觸及那些鐫刻著時代印記的工事與影像,"709"工程所蘊含的精神力量正跨越時空,在新一代心中種下愛國與擔當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