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衡陽市市場監管局12315熱線平臺共接收投訴舉報和咨詢510件,其中投訴舉報496件、咨詢14件。從投訴舉報涉及行業看,食品(80件)、化妝品(13件)、家居用品(11件)、交通工具(6件)、通訊產品(6件)和服裝鞋帽(6件)等投訴舉報量居前。
分析假日期間投訴舉報,主要呈現“三個集中”:
一是食品類消費訴求相對集中。涉及食品類購物糾紛相對集中,消費者主要反映食品有瑕疵、宣傳與實際不符、在線訂單被取消以及經營者未兌現促銷承諾等。如消費者張女士反映其5月2日在某蛋糕店花費198元購買了6寸的“榴蓮千層”,購買時已多次與商家確認此是否為動物奶油制作,商家表示此蛋糕內有百分之五十的動物奶油,消費者食用時卻發現該蛋糕并無動物奶油;肖女士購買某奶茶,食用時發現一只蟲子,要求商家退費并賠償無果。
二是休閑類消費訴求相對集中。涉及餐飲住宿服務、文化娛樂服務類訴求增多,主要反映為假日外出就餐、酒店住宿以及觀影觀劇、休閑游樂等方面的消費爭議。如曹先生在抖音平臺上購買了一酒店的精致大床房并成功預約4月29號入住,但是當天到了酒店卻被告知不能入住;肖女士反映4月12日某皮膚美容院以贈送物品為由將其妹妹拉入店內進行皮膚清理,工作人員在做皮膚項目的時候告知為免費項目,做完后卻要求收取100元。
三是網購類消費訴求相對集中。涉及各大購物平臺的線上購物糾紛相對集中,消費者主要網購商品質量瑕疵、宣傳與實際不符、在線訂單被取消以及經營者未兌現承諾等。如唐女士反映其通過抖音平臺在某酒店花費99元入住該酒店的215室,抖音圖片宣傳該房間為未落地窗戶并含有下午茶等,但入住時發現入住的房間并非落地窗戶,而是一間沒有窗戶房間,且含有的下午餐也沒有;陳先生反映5月1日通過抖音平臺在某商場奶茶店購買了兩份“酸桃酸奶昔”,頁面顯示全國門店及節假日通用,隨即前往該店消費卻遭到商家拒絕。
目前,上述投訴舉報件均已派轉各縣市區市場監管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