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市場監管事業發展正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全市市場監管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大抓落實,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加強政治建設。一是常態化開展創新理論學習。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論斷,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遵守黨章和新形勢下黨內生活的若干準則,落實民主集中制等相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在制度化軌道上運行。三是推進黨風行風建設長效化。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深入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黨紀學習教育長效化。緊扣“鞏固提升年”任務目標,推動行風建設長效化。四是夯實基層戰斗堡壘。持續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健全黨建管理體系,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黨員教育管理“全納入”。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探索“小個專”黨建工作經驗。五是精準管理意識形態陣地。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對市場監管領域的輿情風險加強預測預判,完善重大突發輿情應急處置和跟蹤機制,牢牢把握輿論引導主動權。及時掌握干部的思想動態,加強對部門網站、公眾號的管理。
(二)支持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一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一照通”改革,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管理;規范注冊資本登記管理;破解企業退出難題。完善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機制。二是促進經營主體培育。力爭實有企業凈增10%以上,推進經營主體量質齊升,進一步優化經營主體結構。圍繞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發展,開辟經營主體培育新賽道。大力支持智能計量衡器產業園等產業集群建設,厚植主體成長沃土。支持培育新消費經濟、賽事經濟、低空經濟、夜經濟等產業的經營主體。三是落實精準幫扶措施。持續推進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管理,打通“個轉企”堵點。全面加強非公黨建、個私協會等工作,集中開展“經營主體年報服務月”“問情服務”等活動,幫助經營主體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市場監管部門“一攬子”助企增量政策精準落實見效。
(三)堅守“三品一特”安全底線。一是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突出學校食堂等重點單位,嚴格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 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開展食品安全巡查;對“三類管理人員”,加強食品安全培訓;配合食品安全檢測點工作,辦好民生實事。二是守住藥品安全底線。加強對特殊藥品、血液制品、集采中選藥品等重點產品的監管。持續規范藥品零售、農村和城鄉結合部藥品購銷渠道與儲運管理。三是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完善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樣檢測力度,對不合格產品及時召回。針對突出問題開展整治。四是確保特種設備運行安全。健全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和氣瓶、移動式壓力容器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督導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開展應急演練。
(四)推進“兩個強市”建設。一是建設重點項目。做好國家油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南)建設驗收掛牌和運行工作,提升中心檢測水平和輻射能力,服務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智能計量衡器產業園建設,籌建湖南省輸變電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積極推進國家、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創建工作。二是夯實質量支撐。優化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質量服務,壯大質量技術、管理隊伍,完善“衡質通”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零距離”的服務。三是推進協同創新。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試點城市為統攬,推動局市共建,促進市縣聯動,落實專項資金,提升知識產權培育創造、轉移轉化、法治保護、公共管理、配套服務水平。四是打造品牌雁陣。加強商標和地理標志培育、管理和運用,加強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建設,提升保護運用能力。引導企業培育更多湖南名品。
(五)加強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一是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存量政策。突出醫藥、教育、水電氣等重點領域,打擊指定交易、虛假宣傳等行為。緊盯“新三樣”、平臺經濟等行業,糾治惡性競爭。二是推進“鐵拳”執法行動。重點開展電子計價秤、加油機、充電樁等計量器具綜合治理,加強殯葬領域違法違規問題和機動車、食品等重點領域檢驗檢測機構專項整治。強化涉企收費政策合規審查專項整治,打擊亂收費行為。整治網絡直播帶貨亂象。三是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開展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開展“守護消費”“放心消費”促進行動,嚴肅查處消費欺詐、售后推諉、虛假承諾、霸王條款等問題。完善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妥善處理好職業打假人的問題。
(六)提升監管能力水平。一是推進星級市場監管所建設。促進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配強執法裝備,提升執法效率,著力解決基層“小馬拉大車”問題。二是打造高素質監管隊伍。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加強年輕干部統籌使用。開展“全員大培訓、崗位大練兵、技能大競賽、能力大提升”活動,提升干部素質。三是形成智慧化監管手段。探索以數字化手段提升市場監管效能的新規律,與國、省市場監管平臺加強銜接,不斷提升智慧監管效能。四是貫徹服務型執法理念。全面推行包容審慎監管,貫徹以教育整改為前提,寓服務于監管的理念,按照行政處罰“三張清單”的要求,對企業少罰慎罰,持續推進柔性執法、服務型執法。五是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制度,規范執法行為,杜絕執法不公,執法任性等問題。六是營造社會共治格局。宣傳市場監管工作成效,科普市場監管知識,提升衡陽市監形象,引導社會各界共建共治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