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抓好市場監管工作意義重大。2024年全市市場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繼續發揚真抓實干、創先爭優的作風,堅持講政治、強監管、優服務、促發展、保安全,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有效守護市場安全,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提高質量發展水平,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落實“制造立市、文旅興城”戰略,加快衡陽區域中心化進程做出新貢獻。圍繞這個總體要求,要重點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黨的建設引領政治建設。一是深化拓展主題教育。持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納入“第一議題”,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注重調查研究和學習成果轉化。二是全面加強政治引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民主集中制,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提高政治“三力”,鞏固巡察整改成果。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機關黨建帶動非公黨建。三是縱深推進廉政建設。推進“清廉市監”建設走深走實,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開展行風建設三年行動,全面落實“深化拓展”年工作部署,推動行風建設與審批服務、日常監管、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有機融合。四是(一)以黨的建設引領政治建設。0(一)以黨的建設引領政治建設。1。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網站、政務新媒體意識形態管理,抓好輿情監測、引導、管控和信息發布,及時有效處理突發輿情,牢牢把握市場監管輿情引導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
(二)以培育服務激發市場活力。一是優化市場準入服務。以“一照通”為重點推進準入準營制度改革。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實施為契機,推進企業開辦標準化規范化。促進電子營業執照互通共享,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開展經營主體培育行動。推進梯次培育計劃,會同工信部門,牽頭實施經營主體強身行動,全市凈增經營主體4.11萬戶,其中凈增企業1.31萬戶;推進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管理,加大對“個轉企”的支持力度,助推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三是服務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開展“一站式服務”,推進助企幫扶行動。完善“衡質貸”措施,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擴大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強化涉企收費檢查專項執法。四是引導經營主體合規經營。規范經營主體登記事項管理和審查,確保資質合法。開展“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公示活動,規范企業年報公示,提升企業年報率。
(三)以法治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一是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完善公平競爭抽查、審查督查、舉報處理等工作機制。開展政策措施專項清理和第三方評估,破除行政性壟斷和行業壁壘。加大行政性壟斷執法懲戒和約束力度,加大案件公開曝光力度。突出教育、公用事業、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重點領域,加大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二是整治民生領域市場亂象。突出民生重點領域,開展“鐵拳”“雙打”“長江禁捕”、打擊傳銷、整治假國企央企“黑中介”、網絡市場監管等專項執法行動,加大醫藥領域商業賄賂整治力度,助力醫療反腐,強化民生價格監督,通過專項行動,查辦一批大案要案。三是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要打造“線上+線下”消費維權平臺,擴大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承諾覆蓋面;推廣“消保+調解”等模式;完善在線糾紛解決機制。要加強消費教育,開展放心消費示范創建活動,結合第三屆湖南旅發大會等重要節會,打造“文旅+消保”模式。
(四)以閉環措施建設質量強市。一是夯實質量基礎。建成國家油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湖南),強化質量支撐。支持衡陽企事業單位制定修訂各類質量標準,申報標準化試點。爭取申報籌建1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二是優化質量服務。推進“衡質貸”金融服務,將企業無形資產轉化為融資優勢。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提升計量服務水平,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三是強化質量管理。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質量提升活動,落實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開展質量宣講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等活動,完善質量考核體系。四是推進質量惠民。加強產品質量監管,推進產品合格證管理,市本級實施產品質量抽檢800批次,落實產品召回制度,確保缺陷產品召回率達100%。五是打造質量標桿。實施品牌創建工程,打通品牌培育、服務、評價、保護、發展全鏈條。組織企業申報政府質量獎和湖南名品,完成第八屆市長質量獎評選。
(五)以創建行動發展知識產權。一是抓頂層設計。對照《衡陽市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完善市縣聯動、政府統籌、企業為主、市場自律、社會共治的知識產權工作格局。二是抓培育引導。繼續安排專項資金,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培育項目,促進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規范商標注冊,積極培育申報地理標志商標和公用品牌。三是抓轉化運用。支持在衡高校與企業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和轉化運用。推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建設,提升企業運用能力。開展專利質押融資,確保融資額不少于3億元。四是抓監管保護。開展部門聯合執法,打擊商標專利侵權假冒行為,推進知識產權調解和行政裁決,多渠道化解糾紛,爭取成立衡陽市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服務中心。五是抓管理服務。優化知識產權窗口服務,推動公共服務下沉至園區、企業。規范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提升非正常專利申請撤回率。
(六)以長效防控守住安全底線。一要嚴管食品安全。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開展食品安全“十二大攻堅行動”,加強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對重點風險隱患跟蹤督辦、追根溯源、閉環管理。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和輿情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創建。二要保障藥品安全。開展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推進藥品監管提質行動,強化疫苗、血液制品、植入類醫療器械等高風險產品監管。抓好藥械化網絡銷售監管,嚴防重懲違規網售行為。三要狠抓產品質量安全。發揮好行政許可、強制性認證、強制性標準的約束作用。推進規范產品合格證工作,擴大數字合格證使用覆蓋面。圍繞重點產品、重點領域開展監督抽查和專項治理。加大缺陷產品召回力度。四要確保特種設備安全。加強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規范管理。推進隱患排查整治、城鎮燃氣安全、電梯安全和“打非治違”“強執法防事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提升信息化運用水平,強化動態監管。
(七)以能力建設提升監管水平。一是完善法治監管方式。落實“三書一函”工作機制,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綜合運用約談督辦、立案調查、行政處罰、提醒敦促等方式提升監管效能。加強案卷評查和普法宣傳。二是強化信用激勵約束。拓展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運用范圍,形成“通用+專業”的分級分類監管模式。完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制度,健全信用修復機制。實施信用提升三年行動。三是提高智慧監管能力。探索以數字化手段提升市場監管效能的新規律,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一網通辦”等模式,完善電梯應急處置等信息化平臺,以智慧賦能市場監管。四是加強機構隊伍建設。以“星級所”創建為抓手,全面推進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培訓、業務“比武”等方式提升干部業務能力。